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升级版 > 军史小说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186章:圆满之策!沈念的为官之道:有用

第0186章:圆满之策!沈念的为官之道:有用

推荐阅读:修真漫途千世契约:废材嫡小姐汉末辽王总裁一婚误终身大唐第一家丁神明大人异世录网游之全敏法师侠女孙小梅盖世农民工养鬼为祸

    李太后昏厥后。
    万历立即命两名宦官将其搀扶到偏殿休息,同时唤太医诊治。
    随即,万历缓缓坐到御座上,陷入沉思。
    这个结果令他难以接受!
    官员们则是纷纷看向沈念,接下来待沈念开口,此事便将彻底结束。
    “三阁臣议有异同,则决于沈侍讲。”
    此话,直接将沈念推到风口浪尖,让他成为杀害武清伯的“元凶”。
    殷正茂一脸愤怒。
    本来是他们一众官员共同担责之事,此刻一下子全压在沈念身上。
    待将武清伯处以极刑。
    李太后将会恨死沈念,万历也将会疏远沈念,冯保甚至会在无数事情上针对沈念。
    在殷正茂心中,沈念是未来能够接班张居正的最佳人选。
    他若因此事,仕途戛然而止,不但是朝廷的损失,更是天下万民的不幸。
    吕调阳与马自强面色沮丧,后悔没有服殷正茂。
    若服殷正茂,三人都主张轻惩,此事就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这一刻。
    殿内心情愉悦之人,唯有沈一贯。
    沈念作为阻挡他入阁的最大对手,接下来的仕途将一片黯淡,他将成为受益者。
    沈念挺起胸膛。
    他没想到张居正会如此看重他,但他心中早已想好了不违法令,还能让众人都满意的解局之道。
    沈念跪在殿内,再次拱手。
    “陛下,既然张阁老将决定权交予臣,那么臣再次恳请以‘挪用巨额公银’罪,判处武清伯绞刑!”
    沈念的声音非常洪亮。
    万历两眼泛红,看向沈念,语气冰冷地道:“既然沈大侍讲都决定好了,那此事的文书便由你来拟,你经常在文华殿,顺便提起朕的笔批红了就是!”
    此话,显然是气话。
    待沈念真将此奏疏拟出来,接下来的仕途就彻底完了。
    张居正归朝,可能都难以拯救他。
    沈念缓了缓道:“陛下,依照大明法令,处以极刑者,非十恶不赦之罪,皆应在当年秋或次年秋行刑!武清伯年迈,可为其在诏狱单独安排牢房,待明年秋季行刑!”
    “当然,期间若遇大赦,可减武清伯之罪!”
    唰!
    听到此话,万历与众官员全都抬起头来。
    “大赦?”
    所有人将这种情况忘了!
    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曾七次大赦天下;隆庆皇帝在位六年,也曾两次大赦天下。
    皇帝登基、皇帝大婚、立皇后、皇子出生、立太子,大祭祀、大庆典,打胜仗等,皇帝皆有理由大赦天下。
    而明年。
    万历大婚之期已定,必将立后,乃是大赦天下的最好时机。
    这一刻。
    刚刚还是苦瓜脸的殷正茂顿时乐了,心中喃喃道:“还是你子精呀!”
    他笃定,沈念早就想到了这一步。
    判处武清伯极刑,符合大明法令,也能给边界士卒、天下万民一个交待。
    大赦天下免除武清伯死罪,也是祖宗成宪,无人能挑出缺漏。
    三法司主官也面带兴奋。
    他们一直坚持的不是判处武清伯死罪,而是朝廷对待武清伯不能逾越法令。
    若以这样的方式,使得武清伯免于死罪,他们三人皆无异议。
    沈一贯咬着牙,心中喃喃道:他先杀武清伯,而后又救武清伯,先毁自己,又拯救了自己,真是个妖孽!
    这一刻,万历也反应了过来。
    沈念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折太令人意外了。
    但细细一想,唯有这样做,才是正确的解局之法,才能让所有人都无话可。
    并且。
    万历也不会因此事背上为外戚徇私的骂名。
    一箭多雕,皆大欢喜。
    “沈卿……沈卿……沈卿……”万历激动地不知该什么,他在欢喜时,最爱称呼沈念为:沈卿。
    “沈卿,快快起身,众卿,也都起来吧!”
    顿时,跪在地上跪得两腿酸疼的官员们都站了起来。
    沈念站起后,重重拱手。
    “陛下,臣此话,并非取巧,卖弄聪明,而是国法必须大于私情,明年陛下大婚,有大赦之机,乃是武清伯的运气,希望这次武清伯能知错就改,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大赦天下,并不意味着直接放武清伯出狱。
    而是对其进行减刑。
    至于如何减,就要看武清伯府接下来的表现。
    其若能施恩于穷苦百姓,获得好名声。
    万历将其释放,准其安享晚年,百姓们不会反对,官员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武清伯的家人若仍贪墨民脂民膏,屡教不改,那武清伯想从牢内出来,就没有那么简单。
    武清伯要想出狱,即使不散尽家财,也要散一大半家财,赢得民间口碑。
    这是沈念所认可的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这一刻。
    官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万历站起身,突然向沈念行了一个师生之礼,然后道:“沈卿,朕受教了!”
    随即,万历看向内阁次辅吕调阳。
    吕调阳立即会意。
    “陛下,此文书由内阁来拟,此次,陛下与圣母太后为国法而不徇私情,实乃大明之幸,天下百姓、边关将士,必然会对朝廷更加忠诚!”
    吕调阳所言,乃是文华殿开门之后的话语。
    判处武清伯极刑,自然要率先体现李太后与万历的大义,使得天下人钦佩,使得皇亲国戚们忌惮。
    至于“大赦天下”之事,当下的大家自然是闭口不言。
    在吕调阳定下调子后,此次闭门会议就算是结束了。
    万历连忙奔向偏殿。
    他若不速速将此“转折”告知李太后,李太后极有可能会想不开。
    与此同时。
    三大阁臣、三法司主官、申时行、王锡爵、戚继光、曹威、沈念等人也走出了文华殿。
    所有人都非常喜欢这个结局。
    虽是大冬天,但众人的后背全都被汗水浸湿。
    戚继光看向沈念,眼神里满是钦佩,他终于可以给手下士兵一个满意的交待了。
    此刻的他特想立即回边境。
    长城外的蒙古人乖得像冬眠的刺猬,而朝堂里全是刀光剑影,直刺人心。
    ……
    腊月初二,近午时。
    朝廷宣布了对武清伯处以极刑的布告,绸布商邵方与其同罪。
    全朝皆惊!
    然而在吕调阳率先呈递奏疏,赞颂李太后与万历大公无私后,官员们纷纷上奏,赞颂万历与李太后。
    此乃增强皇权、维护统治、聚拢民心的最佳时机。
    紧接着,武清伯便入了诏狱。
    诏狱归万历直管。
    他自然不会让其外祖父受委屈,除行动受限外,武清伯的日子过得不会太差。
    接下来。
    他何时能出狱,就取决于武清伯府能为百姓做多少好事了。
    ……
    近黄昏,慈宁宫内。
    李太后坐于上位,万历坐于左侧,冯保站在下面。
    “陛下、太后,曹威已为武清伯在镇抚司安排好了住处,与府内住所并无太大区别,只是不能随意走动了!”
    “另外,臣已告知李家大公子,接下来务必行善积德、积累良名,如此,没准儿武清伯明年三月就能恢复自由了!”
    冯保所言的李家大公子,乃是武清伯的长子李文全。
    朝廷只是惩处了武清伯,而对李家其他人未曾剥夺爵位。
    李太后微微点头。
    万历笑着道:“母后,此次沈侍讲虽吓了咱们一跳,但其做法还是正确的,朝堂需要这样的官员!”
    沈念不但令万历与李太后免留骂名,还使得民间百姓赞声四起。
    这让万历非常满意。
    李太后缓了缓,道:“这次,他确实没做错,但是,陛下接下来必须对他保持警惕,他做事越来越像张阁老,且比张阁老更加霸道,张阁老柄国,是因陛下冲龄难以亲政,然日后陛下亲政之后,朝堂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权臣!”
    “为母此言,不可告知任何人!”李太后补充道。
    “孩儿明白!”万历拱手。
    李太后已不止一次向他灌输皇权独尊的话语,甚至还曾出过类似“百官皆为朱家家奴,天下财产皆为朱家私产”之类的话语。
    这些话语,与一众日讲官所讲的“天下为公,黎民为重”的法,完全不一样。
    万历全吸收在脑中。
    但当下还有些懵懂,大概率要到亲政之后才能全解其意。
    ……
    腊月初五,年味渐浓。
    武清伯长子李文全开始售卖家产,将京师内归属武清伯府的商铺宅邸全部售出,先是补了那十五万两白银的窟窿,然后全家都奔到城门外为穷苦百姓,送棉衣、送冬粮、送柴炭。
    百姓不知他们是为了给武清伯减刑,都以为他们是为了赎罪,是良心发现。
    李太后也开始将精力都放在万历的婚礼上。
    ……
    当日,戚继光离开了京师。
    他是武官,与文官不能有太多交集,在向万历告别后,便奔出京师。
    此次,他彻底记住了“沈念”的名字。
    若不是沈念这般坚持,又有此等策略,边境将士们根本得不到此种待遇。
    沈念对边境将士有恩,对他戚继光有恩,日后有机会,他必将报答。
    ……
    腊月初七,午后。
    翰林院内,沈念忙碌着处理公文。
    翰林官看似干的大多数都是抄抄写写的事情,但若能将这些抄抄写写的文书全记在心中,反复思索,处理政事之能,至少能超过京师的九成官员。
    此事过后,沈念并没有遭到万历的疏远,李太后与冯保也没有寻他的缺漏。
    沈念知晓,自己当下的倚仗,全凭两字:有用。
    只要张居正还在首辅之位上,只要他做事合乎法合乎理,没有人愿意招惹他。
    就在这时。
    申时行快步来到沈念的公房。
    “子珩,速速随我去内阁,殷阁老与吕阁老、马阁老快要打起来了!”
    “啊?这三位的年龄加起来都有二百岁了,他们为何要打架?”
    申时行长叹一口气,告知了三大阁老闹矛盾的原因。
    还是因武清伯之事。
    殷正茂认为吕调阳与马自强作为内阁阁臣却不敢言事担责,实为墙头草。
    而吕调阳与马自强声称他们是为了顾全大局,若如殷正茂那般莽撞,动不动就要挥刀砍人,内阁已无人,朝政将无人能理。
    双方各据一词,大吵一架,然后便互不理会了。
    三人只是打起了冷战,并没有申时行刚才所言的:快要打起来。
    若真打起来,吕调阳与马自强二人绝对不是殷正茂的对手,不过殷正茂也不敢动手,他一拳头可能就能将向来多病的吕调阳打的因伤致仕了。
    申时行去劝解,却被殷正茂握着一方砚台赶了出去。
    无奈之下,他只得向沈念求助。
    这老三位闹起脾气,朝堂之上能劝架的还真没有几个人。
    沈念想了想,并不急着去内阁,反而为申时行倒了一杯茶水。
    “申学士,无须急,你先回答下官一句话:三位阁老冷战后,会不会影响内阁政事?”
    申时行先是一愣,然后非常笃定地道:“不会!”
    作为内阁阁臣,他们公私还是分得很清的,即使彼此不话,也会令文吏将事情交待到位。
    殷正茂三人,对待朝事都相当负责任。
    “这不就行了!不影响朝事即可,殷阁老与吕阁老、马阁老,脾气相冲,完全不是一类人,没有张阁老在朝,他们能在不和时还不影响政务,已经很不错了!”
    “那……那就任由三位阁老这样冷战下去?这样不影响他们处理政事,但……但是影响我处理政事的心情啊!”
    “这个好办!申学士,接下来你便多去内阁几次,将你努力处理公事的态度表现出来,然后想法儿挖苦他们,让他们觉得:待他们腾出位置,你便能入阁了!”
    当下,如果再增一人入阁,概率最高的便是申时行。
    内阁不可能再添加如陈瓒、刘应节、王国光这样的老臣了。
    他们干不动。
    “啊?子珩,这不是胡闹吗?”
    沈念笑着摇了摇头。
    “这三位老爷子,虽不贪恋阁臣之位,但极要面子,他们能接受正常致仕,但不却能接受有人将他们挤下去,您若往上爬,他们很快就能和好了!”
    “行,我试试!”申时行犹豫了一下道。
    ……
    申时行使用沈念提供的招数后,不到五日,三大阁臣便和解,关系再次如昔。
    他们虽互相嫌弃,但当下谁也离不开谁。
    并且,他们最忌惮的不是被申时行挤出去,而是张居正不在的情况下,申时行将他们其中一人挤下去之后,做得可能更加糟糕。
    依照申时行的性格。
    入阁后,处理事情的方式绝对比吕调阳与马自强还要保守。
    遇上武清伯这类事情。
    吕、马二人可能是顾全大局的墙头草,而申时行定然是一言不发的闷葫芦。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4/4587/31035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