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旁敲侧击
推荐阅读:神犬边牧、至尊灵气师:天帝盛世毒宠、武帝通神、首席仙姬、猫猴王、最强劫仙、学霸养成计划、重生之球王巨星、圣手邪医、张秋生、
到了大伯家,一家老正在院子里摘花生,见到陈乔山进了院子,陈德贵招呼道:“大山,来了?”
“大伯!”陈乔山在院子里扫了一眼,连爷爷和老奶都在忙,唯独没见陈军,他也没问,道:“这还没到时候吧,怎么花生都收了,我看村里的还没怎么动?”
“这是春花生,春上用地膜种的,最早那一茬,正常还得等个把月。”老奶回了一句,然后又问道:“山呐,多咱回来的,五她们呢,怎么没见过来?”
“刚回来,我妹她们好得很,本来是准备跟来的,不过黑灯瞎火的,我妈没让,是让她们明早过来。”
“是该管着点,五那丫头还毛躁得很,成天骑个自行车跑上跑下,也不怕摔着。”老奶着话,手里也没闲下来,她又捡起一兜花生秧,挨个把沾着泥的花生往下揪。
“奶,时代不同了,别骑车了,城里好多女人还开车呢!”对于老观念,陈乔山总是忍不住上几句,毕竟自行车是他买的,这个锅得背。
陈家老奶看了眼这个最有出息的孙子,没好气地道:“你也是个不省心的,一点眼力见没有,没看正忙着吗,别杵着了,还不帮把手。”
“哎。”被抓差,陈乔山只得应了一声,便也帮着忙活。
他揪了一颗花生,掰开直接倒嘴里,边吃边道:“还是这刚摘的花生好吃。”
老奶笑道:“活还没干呢,倒是吃上了,我记得三丫头喜欢吃煮花生,你待会带点回去,让她们也尝尝鲜。”
陈乔山看了大伯母一眼,见其脸色不是很好,便没应声。
连陶秀英都看不过眼,陈军的事肯定闹得两家不愉快,谁的儿子谁疼,没个好脸色也正常。
陈家老奶是个精明人,见孙子没吭声,便也清楚了里面的缘由,看大儿媳妇这样,她也不好什么。
时代不同了,早年都是婆婆当家,交待什么媳妇只有听的份,如今不时兴老传统了,里外都是儿媳妇了算,老奶也得顺应形势。
老奶也有点生气,大儿媳妇实在是上不得台面,整个陈家,能有出息的就老幺家的几个儿女,不巴结,也不能当面甩脸,这不是把自家人往外推吗。
陈老爷子一直闷不吱声,这会儿突然开口道:“大山,这么晚跑来,是有事吧?”
就着陈老爷子的话,陈乔山道:“爷爷,我来就是一声,家里准备在城里买套房,院子刚盖起来,那边宽敞,空着也是空着,要不二老干脆搬过去,也好帮着看看房子。”
院儿里人都呆住了,老幺一家这是要进城?
不怪他们吃惊,这年月在外头打工的多,能把家迁到城里的却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在外挣点辛苦钱,然后回村盖房。
陈家老奶迟疑了一下,问道:“大山呐,怎么在城里买房了,你家院子不是刚盖的吗,这是要搬家?”
陈乔山把刚摘的一把花生扔笸箩里,“算是吧。”
“五不是要上初中吗,她脑袋有点不灵光,城里教学质量好点,我妈不放心,就想着把她送城里上学,刚好,老三也高三了,学业压力大,进了城,生活上也能照看着点,时不时能改善下伙食。”
“瞎,五是最聪明的,比你可强多了。”陈家老奶很喜欢孙女,她可以念叨,却见不得被其他人数,成绩差怎么了,他老子不也是初中都没念完,这才是老陈家的传统。
碰到个护短的,陈乔山还能什么。
大伯母突然插话道:“大山,你爸妈都进了城,家里怎么办?”
陈乔山笑了笑,“不是都走,我爸妈户口都还留在村里,就是进城照顾三个妹妹。”
大伯母又问道:“城里房价不便宜,怕不是得一二十万吧?”
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儿子还指望老幺家能帮忙凑一笔买车的首付款,陈卫国要是买房,这番打算恐怕就得空。
“还行吧,首付凑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贷点款慢慢还就是。”
老奶担心道:“家里的地怎么办,城里什么都得买,你爸妈怎么过日子?”
陈乔山道:“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行的,我爸闲不住,肯定得在城里找份活,至于地,就看大伯接不接,反正如今有补贴,有的是人种地。”
老奶眉头一皱,“打井的活真不干了?”
“不干了,机器让给二伯三伯,要是愿意,车也可以转给他们。”
听了陈乔山的回答,场面沉默下来,陈家老奶是忧心老幺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至于陈德贵夫妇,恐怕想的就更多了。
……
第二天一早,陈家人正在吃早饭,陈德贵就带着陈军找上了门。
陶秀英忙下了饭桌招呼,“他大伯,吃饭了吗?”
“吃过了。”陈德贵点了点头,又把手里提的蛇皮袋子放在门口,“这是刚摘的鲜花生,老太太惦记三丫头喜欢,就让我送点过来。”
陈夕笑着道:“谢谢大伯。”
五忍不住嘀咕道:“我也喜欢吃呢。”
陈乔山教训道:“怎么话呢,见到大伯,打招呼了吗,礼貌还要人教啊?”
五一张嘴惯会哄人,怎么可能是陈老二口中不懂礼貌的人,她笑嘻嘻地喊了声“大伯”,陈军脸上却有些尴尬,忙跟陶秀英招呼道:“婶。”
“大军也来了,坐。”陶秀英搬来两把椅子,她心里难得有点畅快,还是儿子贴心,五这锅背的有点冤,这个侄子也是惯的,进门连个招呼都不打一个。
陈德贵坐了片晌,开口道:“卫国,跟你商量点事。”
“自家兄弟,有事你开口就是。”
陈卫国当了一年多的打井队老板,虽性子没怎么变,口才却练出来了,放以前,可不会讲这些门面话。
“他大伯,那你们聊,我去把猪喂了。”陶秀英找了个借口走了。
总归就是那些事,她当面好坏都不合适,真要是麻烦事,丈夫肯定得征求自己意见,在不在都一个样。
陈德贵来就是为了车的事,跟陈乔山料想的一样,听闻陈卫国要在城里买房,只一晚,陈军就改了主意。
谁都喜欢新车,但是连首付都凑不齐,陈军也别无选择。
陈卫国没为难自家侄子,当场就应承下来,答应对方只要拿到驾照,就把车子过户,至于购车款,陈军只要踏实干一年,也就挣回来了。
送走陈德贵父子,陈卫国心里也有一丝担忧。
打井虽是门挣钱的买卖,但也是个辛苦活,陈军能不能吃下这份苦,还真的很难,毕竟是自家侄子,肯定是希望他能上进,要是换成外人,没现钱,这车轱辘都拿不走一个。
陈乔山却没这种担心,他也算是给了陈军一次机会,如果能踏实下来,将来还可以继续帮衬,要是还是从前那样,不得,这就是最后一回了,想了想,他道:“爸,我明天送老三去报道,你跟妈也一起吧,咱们去城里看看房。”
“这么快?”
陈乔山道:“不能再耽误了,还得帮五跑学校的事,马上要开学了。”
一想也是,陈卫国便答应下来,只有五是一脸的愁眉苦脸,一提上学她就头疼,这可怎么办呢。
“大伯!”陈乔山在院子里扫了一眼,连爷爷和老奶都在忙,唯独没见陈军,他也没问,道:“这还没到时候吧,怎么花生都收了,我看村里的还没怎么动?”
“这是春花生,春上用地膜种的,最早那一茬,正常还得等个把月。”老奶回了一句,然后又问道:“山呐,多咱回来的,五她们呢,怎么没见过来?”
“刚回来,我妹她们好得很,本来是准备跟来的,不过黑灯瞎火的,我妈没让,是让她们明早过来。”
“是该管着点,五那丫头还毛躁得很,成天骑个自行车跑上跑下,也不怕摔着。”老奶着话,手里也没闲下来,她又捡起一兜花生秧,挨个把沾着泥的花生往下揪。
“奶,时代不同了,别骑车了,城里好多女人还开车呢!”对于老观念,陈乔山总是忍不住上几句,毕竟自行车是他买的,这个锅得背。
陈家老奶看了眼这个最有出息的孙子,没好气地道:“你也是个不省心的,一点眼力见没有,没看正忙着吗,别杵着了,还不帮把手。”
“哎。”被抓差,陈乔山只得应了一声,便也帮着忙活。
他揪了一颗花生,掰开直接倒嘴里,边吃边道:“还是这刚摘的花生好吃。”
老奶笑道:“活还没干呢,倒是吃上了,我记得三丫头喜欢吃煮花生,你待会带点回去,让她们也尝尝鲜。”
陈乔山看了大伯母一眼,见其脸色不是很好,便没应声。
连陶秀英都看不过眼,陈军的事肯定闹得两家不愉快,谁的儿子谁疼,没个好脸色也正常。
陈家老奶是个精明人,见孙子没吭声,便也清楚了里面的缘由,看大儿媳妇这样,她也不好什么。
时代不同了,早年都是婆婆当家,交待什么媳妇只有听的份,如今不时兴老传统了,里外都是儿媳妇了算,老奶也得顺应形势。
老奶也有点生气,大儿媳妇实在是上不得台面,整个陈家,能有出息的就老幺家的几个儿女,不巴结,也不能当面甩脸,这不是把自家人往外推吗。
陈老爷子一直闷不吱声,这会儿突然开口道:“大山,这么晚跑来,是有事吧?”
就着陈老爷子的话,陈乔山道:“爷爷,我来就是一声,家里准备在城里买套房,院子刚盖起来,那边宽敞,空着也是空着,要不二老干脆搬过去,也好帮着看看房子。”
院儿里人都呆住了,老幺一家这是要进城?
不怪他们吃惊,这年月在外头打工的多,能把家迁到城里的却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在外挣点辛苦钱,然后回村盖房。
陈家老奶迟疑了一下,问道:“大山呐,怎么在城里买房了,你家院子不是刚盖的吗,这是要搬家?”
陈乔山把刚摘的一把花生扔笸箩里,“算是吧。”
“五不是要上初中吗,她脑袋有点不灵光,城里教学质量好点,我妈不放心,就想着把她送城里上学,刚好,老三也高三了,学业压力大,进了城,生活上也能照看着点,时不时能改善下伙食。”
“瞎,五是最聪明的,比你可强多了。”陈家老奶很喜欢孙女,她可以念叨,却见不得被其他人数,成绩差怎么了,他老子不也是初中都没念完,这才是老陈家的传统。
碰到个护短的,陈乔山还能什么。
大伯母突然插话道:“大山,你爸妈都进了城,家里怎么办?”
陈乔山笑了笑,“不是都走,我爸妈户口都还留在村里,就是进城照顾三个妹妹。”
大伯母又问道:“城里房价不便宜,怕不是得一二十万吧?”
这才是她最关心的问题,儿子还指望老幺家能帮忙凑一笔买车的首付款,陈卫国要是买房,这番打算恐怕就得空。
“还行吧,首付凑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贷点款慢慢还就是。”
老奶担心道:“家里的地怎么办,城里什么都得买,你爸妈怎么过日子?”
陈乔山道:“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行的,我爸闲不住,肯定得在城里找份活,至于地,就看大伯接不接,反正如今有补贴,有的是人种地。”
老奶眉头一皱,“打井的活真不干了?”
“不干了,机器让给二伯三伯,要是愿意,车也可以转给他们。”
听了陈乔山的回答,场面沉默下来,陈家老奶是忧心老幺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至于陈德贵夫妇,恐怕想的就更多了。
……
第二天一早,陈家人正在吃早饭,陈德贵就带着陈军找上了门。
陶秀英忙下了饭桌招呼,“他大伯,吃饭了吗?”
“吃过了。”陈德贵点了点头,又把手里提的蛇皮袋子放在门口,“这是刚摘的鲜花生,老太太惦记三丫头喜欢,就让我送点过来。”
陈夕笑着道:“谢谢大伯。”
五忍不住嘀咕道:“我也喜欢吃呢。”
陈乔山教训道:“怎么话呢,见到大伯,打招呼了吗,礼貌还要人教啊?”
五一张嘴惯会哄人,怎么可能是陈老二口中不懂礼貌的人,她笑嘻嘻地喊了声“大伯”,陈军脸上却有些尴尬,忙跟陶秀英招呼道:“婶。”
“大军也来了,坐。”陶秀英搬来两把椅子,她心里难得有点畅快,还是儿子贴心,五这锅背的有点冤,这个侄子也是惯的,进门连个招呼都不打一个。
陈德贵坐了片晌,开口道:“卫国,跟你商量点事。”
“自家兄弟,有事你开口就是。”
陈卫国当了一年多的打井队老板,虽性子没怎么变,口才却练出来了,放以前,可不会讲这些门面话。
“他大伯,那你们聊,我去把猪喂了。”陶秀英找了个借口走了。
总归就是那些事,她当面好坏都不合适,真要是麻烦事,丈夫肯定得征求自己意见,在不在都一个样。
陈德贵来就是为了车的事,跟陈乔山料想的一样,听闻陈卫国要在城里买房,只一晚,陈军就改了主意。
谁都喜欢新车,但是连首付都凑不齐,陈军也别无选择。
陈卫国没为难自家侄子,当场就应承下来,答应对方只要拿到驾照,就把车子过户,至于购车款,陈军只要踏实干一年,也就挣回来了。
送走陈德贵父子,陈卫国心里也有一丝担忧。
打井虽是门挣钱的买卖,但也是个辛苦活,陈军能不能吃下这份苦,还真的很难,毕竟是自家侄子,肯定是希望他能上进,要是换成外人,没现钱,这车轱辘都拿不走一个。
陈乔山却没这种担心,他也算是给了陈军一次机会,如果能踏实下来,将来还可以继续帮衬,要是还是从前那样,不得,这就是最后一回了,想了想,他道:“爸,我明天送老三去报道,你跟妈也一起吧,咱们去城里看看房。”
“这么快?”
陈乔山道:“不能再耽误了,还得帮五跑学校的事,马上要开学了。”
一想也是,陈卫国便答应下来,只有五是一脸的愁眉苦脸,一提上学她就头疼,这可怎么办呢。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5/5634/40979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