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源村凌家
推荐阅读:乾坤塔、快收了神通吧!、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先退婚,后断亲,娘娘凤临天下、纨绔郡主得宠日常、奥特曼任意键:启明、锁情扣、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被关女子监狱三年,我修炼成仙了、
第五章南源村凌家
回了门,归了家,从此这个家不再是娘家的家,而是婆家的家,新娘子便开始在全新环境里生活,属于自己的家具是新的,屋里的家人也是新的,上,应对婆婆和长辈们的考验和教导,下,应对同辈们和后辈的试探和相亲,可谓是水生为热,处处心。
颜七所嫁的地方是禺阳镇南源村,是镇里的富村之一,禺阳镇是个大镇,而且还是县里排前五的大镇,共有二十二个村,其中镇中心的新禺村、东边乡下的梅岭村和南边乡下的南源村三个村子最大,再加上镇上的南街村和北巷村,又被誉为禺阳镇五富村。
常言道儿女婚事一般都是‘嫁高娶低’,镇内镇外许多人家都想将自家的姑娘嫁到镇里的富五村去,虽然这些村里也有不少穷户,但只要勤快能干,至少每年不会饿肚子,冷了有旧衣裳穿,不至于穷得出去乞讨受冻挨饿甚至病亡。
当凌家传出喜讯,长子娶的是禺阳镇北边山区最穷的村里的姑娘时,不知道碎了多少颗少女的芳心,要知道这北边的五个村是本镇、甚至是本县最穷的村子。
现如今南源村的凌家大房算是后起之秀,家有水田二十亩,旱地十亩,荒地十五亩,年收入至少十几两银子的宽裕之家,这样的人家除了一年的开销和供一人读书等总公的开销,还能存上几两。
要知道这里农民基本上都不富余,每年免强扯平,过年不借外债的就算得上好人家了,许多人家冬天和青黄不接的时候,都靠野菜树皮或者乞讨度日。
于是知晓凌家婚事的人无不羡慕颜七的好命,不知道她是走了什么运,还是祖坟冒青烟了!十八岁的老姑娘了,还能嫁那么好的人家。
夏炎国婚姻习俗,姑娘十二三岁左右相看,十五六岁出嫁人,男子十五六岁相看,十七八岁娶妻。
皂树村颜七姑娘是个有自己坚持的人,非要十五以后才准相看,至少十八岁才嫁人,颜家众人不敌颜七姑娘的口才,又加上特别宝贝此女,就应了。
结果颜七姑娘在十五岁后的相亲期间出了点状况,导致十七岁才有人又提相看,颜家人认为就是再舍不得也不能再留了,便在上门相看的人家中多方打探后,选了凌家长子。
凌家相亲的男子也二十有二了,于是双方长辈通过媒婆商定,在次年的五月初八成婚,还有三四十天就是颜七十八生日了,在这里的人们的眼中,颜七确实是个老姑娘了。
“大嫂,您歇息一会儿,我来扫吧!”凌家大房次子凌兆祥的娘子蔡杏花轻轻的走到颜七旁边,语气中带着对长嫂的恭敬。
“不用,我来就行!”这点家务活还难不倒颜七,而且做得还可以。
婆婆想用这个来打压她的气焰,她是明白的,所以顺从的做了,只是婆婆也没有讨到好,因为她老人每吩咐一件不合理的事,颜七便请婆婆老人家手把手的教。
问为啥?颜七即认真地又无辜地回你‘在娘家,除了会煮点粥,洗点自个的衣服外,啥也不会,所以得请婆婆耐心教导,这婆婆不是有调教儿媳妇的义务么?’
于是,比如凌郭氏规定颜七在什么时候做完什么事的时候,七就笑眯眯地请婆婆示范,然后慢慢学,这新学的人,你难道还能指望她有多快,这不是故意磋磨人么?这可不是好婆婆、好主母的形象。
“还是我来打扫吧,从早上起来,您就没停过,而且我今天没做多少事,到时候婆婆又要骂我了。”
“不会,她现在正盯着我呢,哪有闲情找你麻烦,你现在这个样子得好好休息,你就乘这些空当,多休息吧。”
“可是,您是家中长嫂,却在做事,我作为弟妹却闲着,不好……”蔡杏花有些惶恐不安。
大哥大嫂三朝回门时,带回来的那些稀罕的洗衣、洗头、洗澡和驱蚊等东西,大嫂私自做主分了和送了人,婆婆气得肝疼,直这回礼不是她这个作儿媳能处理的,怎么不跟她一声就分了。
大嫂却那一框子本就不是回礼,那满满两框才是,那是她带回来的个人物品,她有权处理;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兄长们为她准备的,给的时候还特意了要给凌家二房和三房一些,她总不能不听长兄的话吧?
因为当时婆婆得有点难听,大嫂就笑眯眯的道‘你当婆婆总不私吞儿媳妇的私有物吧?’虽然这事婆婆常干,但不能在众人面前啊,所以婆婆气得肥肥的身子抖了又抖,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她看不顺眼的弟妹拿着东西欢欢喜喜地归家了,这么好的东西哪个不喜欢呢?县城才有卖的呢!
就这样婆婆便记恨上了,对大嫂是三天一大训,一天一训,蔡杏花心里还挺佩服这个大嫂的,不管婆婆怎么骂,怎么,她总是笑眯眯的,也不回嘴,会做的就自己做,不会做的就恭敬地请婆婆教导。
“哎呀!没啥可是的,你要是实在怕挨骂,就打络子呗,到时候跟婆婆,这回每个可以多卖一文钱,她准高兴。”
“真的能多卖么?”蔡杏花表示很好奇,不过大嫂给她的几个样式很新颖,很好看。
虽然自己每次做针钱卖的银钱都会被婆婆收走,但是这样能让婆婆少骂她、少打她一点,她还是愿意的,尤其是有时候卖得多了,还可以提一提买一点肉回来,给相公补补身子,大哥没归家时,相公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家里又买地之后,相公就更加累了,有几次还累得吐血了。
“嗯,我娘家那边有人打这些样子的,每个至少三到五文。”
“大嫂,真是谢谢您,借了我们这些样式!”蔡杏花心里有些感激的,上次自己坐在院里打络子,大嫂经过时看到,自己打那些样式过时了,给了她几个样子,那些新样子能多卖钱。
“没啥,都一家人吗,再我不会做这个,以后我需要的时候,你得帮我打几个啊!”颜七觉得与其一味的给予,不如互换,这样才能真正处到一块,因为感激是有时间性的,互相尊重才是长久之道。
“好呢!您要的时候跟我,我一定仔细做。”
“呵呵,好啊!我你能不能不用您、您的,这也太过见外了,一家子的平辈。”颜七支着长扫帚有些无语。
“额!好吧,我听大嫂的!”蔡杏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这个二弟妹的身子瘦得像根柳条似的,一张巴掌大的俏脸苍白无半点颜色,平时行事太过谨慎心,畏畏缩缩的,通俗点就是家子气。
听村里人她以前不是这样的,刚嫁到南源村时是一个圆润爽朗的俏娘子,两年下来被婆婆凌郭氏给打骂狠了,思想负担又重,所以身子跨得利害。
颜七见这二弟妹心地还好,在那样扭曲的环境里,还存着善良的本心,觉得不错,同时又有些同情她的遭遇,便给她看了看,开了些养生茶饮给她喝着,调养调养,原本药膳最好,但是现在是婆婆在当家,不可单独开灶。
左右目前,婆婆经常挑她的刺,处处看她不顺眼,颜七无视的同时,索性就多做点家务,这样的行为让蔡杏花轻松了许多,无意中迎得了二弟和二弟妹两人的感激,她也不推辞,毕竟是她勤快了,二弟妹才能轻松。
回了门,归了家,从此这个家不再是娘家的家,而是婆家的家,新娘子便开始在全新环境里生活,属于自己的家具是新的,屋里的家人也是新的,上,应对婆婆和长辈们的考验和教导,下,应对同辈们和后辈的试探和相亲,可谓是水生为热,处处心。
颜七所嫁的地方是禺阳镇南源村,是镇里的富村之一,禺阳镇是个大镇,而且还是县里排前五的大镇,共有二十二个村,其中镇中心的新禺村、东边乡下的梅岭村和南边乡下的南源村三个村子最大,再加上镇上的南街村和北巷村,又被誉为禺阳镇五富村。
常言道儿女婚事一般都是‘嫁高娶低’,镇内镇外许多人家都想将自家的姑娘嫁到镇里的富五村去,虽然这些村里也有不少穷户,但只要勤快能干,至少每年不会饿肚子,冷了有旧衣裳穿,不至于穷得出去乞讨受冻挨饿甚至病亡。
当凌家传出喜讯,长子娶的是禺阳镇北边山区最穷的村里的姑娘时,不知道碎了多少颗少女的芳心,要知道这北边的五个村是本镇、甚至是本县最穷的村子。
现如今南源村的凌家大房算是后起之秀,家有水田二十亩,旱地十亩,荒地十五亩,年收入至少十几两银子的宽裕之家,这样的人家除了一年的开销和供一人读书等总公的开销,还能存上几两。
要知道这里农民基本上都不富余,每年免强扯平,过年不借外债的就算得上好人家了,许多人家冬天和青黄不接的时候,都靠野菜树皮或者乞讨度日。
于是知晓凌家婚事的人无不羡慕颜七的好命,不知道她是走了什么运,还是祖坟冒青烟了!十八岁的老姑娘了,还能嫁那么好的人家。
夏炎国婚姻习俗,姑娘十二三岁左右相看,十五六岁出嫁人,男子十五六岁相看,十七八岁娶妻。
皂树村颜七姑娘是个有自己坚持的人,非要十五以后才准相看,至少十八岁才嫁人,颜家众人不敌颜七姑娘的口才,又加上特别宝贝此女,就应了。
结果颜七姑娘在十五岁后的相亲期间出了点状况,导致十七岁才有人又提相看,颜家人认为就是再舍不得也不能再留了,便在上门相看的人家中多方打探后,选了凌家长子。
凌家相亲的男子也二十有二了,于是双方长辈通过媒婆商定,在次年的五月初八成婚,还有三四十天就是颜七十八生日了,在这里的人们的眼中,颜七确实是个老姑娘了。
“大嫂,您歇息一会儿,我来扫吧!”凌家大房次子凌兆祥的娘子蔡杏花轻轻的走到颜七旁边,语气中带着对长嫂的恭敬。
“不用,我来就行!”这点家务活还难不倒颜七,而且做得还可以。
婆婆想用这个来打压她的气焰,她是明白的,所以顺从的做了,只是婆婆也没有讨到好,因为她老人每吩咐一件不合理的事,颜七便请婆婆老人家手把手的教。
问为啥?颜七即认真地又无辜地回你‘在娘家,除了会煮点粥,洗点自个的衣服外,啥也不会,所以得请婆婆耐心教导,这婆婆不是有调教儿媳妇的义务么?’
于是,比如凌郭氏规定颜七在什么时候做完什么事的时候,七就笑眯眯地请婆婆示范,然后慢慢学,这新学的人,你难道还能指望她有多快,这不是故意磋磨人么?这可不是好婆婆、好主母的形象。
“还是我来打扫吧,从早上起来,您就没停过,而且我今天没做多少事,到时候婆婆又要骂我了。”
“不会,她现在正盯着我呢,哪有闲情找你麻烦,你现在这个样子得好好休息,你就乘这些空当,多休息吧。”
“可是,您是家中长嫂,却在做事,我作为弟妹却闲着,不好……”蔡杏花有些惶恐不安。
大哥大嫂三朝回门时,带回来的那些稀罕的洗衣、洗头、洗澡和驱蚊等东西,大嫂私自做主分了和送了人,婆婆气得肝疼,直这回礼不是她这个作儿媳能处理的,怎么不跟她一声就分了。
大嫂却那一框子本就不是回礼,那满满两框才是,那是她带回来的个人物品,她有权处理;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兄长们为她准备的,给的时候还特意了要给凌家二房和三房一些,她总不能不听长兄的话吧?
因为当时婆婆得有点难听,大嫂就笑眯眯的道‘你当婆婆总不私吞儿媳妇的私有物吧?’虽然这事婆婆常干,但不能在众人面前啊,所以婆婆气得肥肥的身子抖了又抖,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她看不顺眼的弟妹拿着东西欢欢喜喜地归家了,这么好的东西哪个不喜欢呢?县城才有卖的呢!
就这样婆婆便记恨上了,对大嫂是三天一大训,一天一训,蔡杏花心里还挺佩服这个大嫂的,不管婆婆怎么骂,怎么,她总是笑眯眯的,也不回嘴,会做的就自己做,不会做的就恭敬地请婆婆教导。
“哎呀!没啥可是的,你要是实在怕挨骂,就打络子呗,到时候跟婆婆,这回每个可以多卖一文钱,她准高兴。”
“真的能多卖么?”蔡杏花表示很好奇,不过大嫂给她的几个样式很新颖,很好看。
虽然自己每次做针钱卖的银钱都会被婆婆收走,但是这样能让婆婆少骂她、少打她一点,她还是愿意的,尤其是有时候卖得多了,还可以提一提买一点肉回来,给相公补补身子,大哥没归家时,相公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家里又买地之后,相公就更加累了,有几次还累得吐血了。
“嗯,我娘家那边有人打这些样子的,每个至少三到五文。”
“大嫂,真是谢谢您,借了我们这些样式!”蔡杏花心里有些感激的,上次自己坐在院里打络子,大嫂经过时看到,自己打那些样式过时了,给了她几个样子,那些新样子能多卖钱。
“没啥,都一家人吗,再我不会做这个,以后我需要的时候,你得帮我打几个啊!”颜七觉得与其一味的给予,不如互换,这样才能真正处到一块,因为感激是有时间性的,互相尊重才是长久之道。
“好呢!您要的时候跟我,我一定仔细做。”
“呵呵,好啊!我你能不能不用您、您的,这也太过见外了,一家子的平辈。”颜七支着长扫帚有些无语。
“额!好吧,我听大嫂的!”蔡杏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这个二弟妹的身子瘦得像根柳条似的,一张巴掌大的俏脸苍白无半点颜色,平时行事太过谨慎心,畏畏缩缩的,通俗点就是家子气。
听村里人她以前不是这样的,刚嫁到南源村时是一个圆润爽朗的俏娘子,两年下来被婆婆凌郭氏给打骂狠了,思想负担又重,所以身子跨得利害。
颜七见这二弟妹心地还好,在那样扭曲的环境里,还存着善良的本心,觉得不错,同时又有些同情她的遭遇,便给她看了看,开了些养生茶饮给她喝着,调养调养,原本药膳最好,但是现在是婆婆在当家,不可单独开灶。
左右目前,婆婆经常挑她的刺,处处看她不顺眼,颜七无视的同时,索性就多做点家务,这样的行为让蔡杏花轻松了许多,无意中迎得了二弟和二弟妹两人的感激,她也不推辞,毕竟是她勤快了,二弟妹才能轻松。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6/6331/48319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