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军史小说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01章 府中财务,四柱清册【求订阅】

第101章 府中财务,四柱清册【求订阅】

推荐阅读:网游之诡影盗贼至尊魔姬蛮娘子最强星盗荒唐王爷宠娴妃赶鸭子上嫁恶魔首席的正娶情人重生之受宠若惊极道兵王王爷诱妻

    下午。
    刘宽下职后回到府中吃晚饭。
    朱蕙兰见他眉头一直微皱着,似是有不的心事,便问:“夫君可是有什么烦恼?”
    刘宽闻言,触碰到朱蕙兰关心的眼神,便展眉微笑道,“并非烦恼什么,而是陛下命我到大本堂给诸皇子讲课,我在想这课该怎么讲。”
    “大本堂授课的都是宿儒,父皇怎会让夫君去···”朱蕙兰先奇怪的了句,随即意识到什么,忙解释道:“我并非夫君不如那些宿儒,只是夫君来自后世,四书五经懂得到底不多。”
    刘宽笑道,“所以我到大本堂并非教儒学,而是教‘自然’。”
    “自然?”朱蕙兰也是头回听这个词,不禁露出疑惑之色。
    “就是自然科学···”刘宽当即将他时候学的自然科学内容概括了一番。
    朱蕙兰听得神采奕奕,道:“这课听着就很有趣,若我也能跟着上就好了。”
    刘宽笑道,“这还不简单,回头我跟陛下声,让你过去旁听便是。”
    朱蕙兰摇头,“还是容我先问问母后吧。”
    “也行。”
    随即,刘宽让夏荷去将内务管家苏采薇、大管事刘来福叫来。
    “我准备创建一份报刊,需要用到些钱财,你们且将府中财务情况汇报下。”
    刘来福负责与刘宽、朱蕙兰名下所有田庄、商铺、作坊的管事对接,总览外务。
    财务方面,他只管查外面这些产业的账目,并定期将这些产业获利收上来,送入府中。
    府内财务则是由苏采薇管着。
    除了府内一应开支,还包括进出账目。
    当然,刘来福这边也会做一份关于刘府各产业收支的账目,可以跟苏采薇的账目对着看。
    朱蕙兰作为女主人,则负责总览这一切,可随时查任何一人的账。
    至于刘宽,平时虽不管这些“家务”,但作为家主,他什么时候都可以过问。
    两人一个原是宫中女官,一个则是奴婢,管理刘府财务以来并无徇私,自问也没犯什么错,听刘宽询问倒也不紧张。
    刘来福道,“老爷,老奴年纪大了,有些账目记不住,怕是要拿账本来才能应答。”
    刘宽点头,“你去便是。”
    苏采薇却是直接从袖袋掏出了个本子,含笑道:“老爷,那妾身就先了。”
    刘宽虽对苏采薇随身携带账本颇为意外,却也没多问,直接点头。
    苏采薇翻着本子道,“先府内金银宝钞这类浮财,主要来源于四处,一是公主嫁妆,有黄金万两、白银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两、宝钞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
    朱蕙兰的嫁妆刘宽虽早有了解,此时听了仍不禁暗暗感慨。
    起来,老朱对女儿们虽也不错,可在待遇方面相较皇子们就差远了。
    皇子爵禄及就藩时的安排前面讲过,不再多。只公主每年禄米不过两千石,才是亲王的二十五分之一。
    朱蕙兰的两位姐姐出嫁时,田庄等产业虽跟朱蕙兰一样,嫁妆中的浮财却只是她的十分之一——朱蕙兰嫁妆中能有这么多浮财,完全是因为她嫁给了刘宽。
    不过,即便到了后世一些父母都免不了重男轻女,古代皇室重男轻女也很正常。
    在刘宽感慨之时,苏采薇接着道:“二是老爷获得的赏赐——算上今日,老爷已五次获赏。”
    “共计得黄金千两、白银两万五千两,宝钞三万一千贯。”
    “三则是老爷和公主的俸禄,朝廷都是按年发放的,府里已领了今年的。公主禄米折得宝钞两千贯;老爷年俸仅一百七十石,折得宝钞一百七十贯。”
    听到这里,刘宽不禁看了苏采薇一眼。
    他很想问一句:什么叫仅一百七十石?
    你这是在嘲讽本老爷吗?
    ‘不过老朱给官员的俸禄确实低,在后世都出了名的,都不必争论。’
    ‘虽此时物价低,但官员的俸禄也仅能让一家人过个明代康生活,不可能像后来大明官员那么阔绰。’
    ‘再对比下老朱给儿子们的待遇,也难怪后世有人喷这事儿了。’
    刘宽心里嘀咕了几句,便听苏采薇报出了府中浮财总数。
    “最后则是老爷、公主名下诸产业获利——其中田庄、桑园等所得实物大部分都卖了,因正好赶上秋收,故收获颇多。”
    “在加上各商铺盈利,数月来共计得宝钞两万七千八百六十五贯余三十二文。”
    “故此前府中总计应有黄金一万一千两,白银九万一千六百六十六两,宝钞十六万八千八百六十四贯余三十二文。”
    到这里,苏采薇缓了口气,才接着道:“然后便是公主嫁妆及老爷获赏中的绸缎等实物···”
    “等等!”刘宽已经听得有点脑胀,连忙打断了苏采薇的话,“府中实物情况就不必讲了。”
    苏采薇略感意外,但还是问:“那老爷可要查看详细账目?”
    刘宽看向朱蕙兰,“娘子,查账之事便由你来吧,我就不多问了——我主要是想看看府上能有多少浮财调用。”
    苏采薇道:“府上花销倒不算大,也就人情礼节往来多花了些钱。如今金银纹丝未动,宝钞还剩十六万五千多贯。”
    刘宽听了点头,心中盘算起来。
    府中还有这么多钱,他只是要创建一份刊物,肯定是够用的。
    在明初创建刊物,前期肯定赚不到钱,反而要不断投钱进去。
    至于需要投多少,却得等他了解相关情况之后才能估算。
    这边苏采薇给朱蕙兰查看着账目,刘来福终于拿着账簿来了。
    有了方才苏采薇报账的事,刘宽便不再让刘来福报,直接拿来账簿翻看。
    这一看他就皱起了眉头。
    因为上面都是诸如某产业什么时间收获某某多少,上交多少这一类的记录,完全就是流水账。再加上是竖着写的,刘宽辨认起来就更困难了。
    起来,当初他之所以让刘来福管这些事,是因为刘来福识字会算,曾管过这类事。他并未想到,刘来福在记账方面毫不专业。
    再看了眼朱蕙兰旁边的苏采薇,刘宽顿时生出一种担心。
    ‘苏采薇该不会也记的流水账吧?’
    他连忙凑过去看了看。
    只见苏采薇的本子上都是隽秀楷,且整整齐齐的分成了四列,最右边依次写着“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几个繁体字。
    见此,刘宽略微讶异道,“苏女史会记账?这是什么记账法?”
    苏采薇莞尔一笑道,“妾身既被派来为公主管家,自是会记账的。至于妾身用的,却是唐宋时流传下来的四柱清册法。”
    原来是四柱清册。
    刘宽恍然。
    这记账法他倒是听过,好像到了明末清初时便衍变成了龙门账、四脚账,再往后发展就是他所熟知的复式记账法了。
    但听归听,真正见着却是头一回。
    虽然四柱清册法相较于流水账已经先进了很多,但刘宽看得仍不习惯。
    他放下账本后,道:“这样,我若哪日空闲,便在晚饭后抽出半个时辰,教授阿拉伯数字、数算和复式记账法。”
    “苏女史挑两个机灵点的婢女,再加上夏荷、桃夭她们几个侍女,一起听课学习。”
    “老刘,你回头叫上刘平安、李承恩,还有阿荣、阿虎,也一起来听课。对了,都备上铅笔、空白书册还有散白纸。”
    阿拉伯数字?
    复式记账法?
    几人听了刘宽的话都一呆。
    随即夏荷等侍女都高兴起来。
    刘来福更是激动地拜道:“多谢老爷授业,老奴一定勤勤恳恳,搭理好府外诸事!”
    刘来福对刘宽真的很感激。
    因为在此时,教人识字学算,便等于是有了师生之宜,是恩德。
    更别刘宽还要教他一种新的记账方法——这可是能够让人安身立命的本事。
    事实上,之前刘来福看过苏采薇的账簿后,就想过向其请教。
    只是念着男女、内外有别,再加上他是官奴婢,苏采薇是女官,身份差距很大,便一直没敢开口。
    如今竟能从刘宽这里学到记账本事,他如何不喜不感激?
    至于夏荷等侍女高兴,自然也是类似心理。
    苏采薇虽会四柱清册法,却也感到惊喜。
    她对刘宽来历是有些猜测的,知道刘宽虽不通四书五经、字也写得难看,却懂得很多奇怪的知识。
    刘宽既要教她那复式记账法,就明此法定然比四柱清册法高明。
    还有那阿拉伯数字,多半也是很有用的知识。
    于是,在刘来福之后,苏采薇也领着夏荷、桃夭等人向刘宽一拜:“多谢老爷授业!”
    ···
    次日上午。
    刘宽跟苏铨了声,便提前半个时辰下职,半路上汇合了刘来福,一起往外城南边行去。
    造纸、印刷即便在古代也会造成一定环境污染,古人虽没有后世那么清晰的环境保护意识,却也知道让这类工坊尽量远离群居之地。
    再加上造纸、印刷都需要用水,所以老朱赏赐给刘宽的造纸作坊、印刷作坊都在外城南部,长干河边儿上。
    一行人出了内城聚宝门,过了长干桥,往西走了约莫一里地。
    刘来福便指向前面的一处大院,笑着道:“老爷,那就是皇上赐给您的印刷作坊。”
    第一更。
    感谢【青guna二号机】的500起点币打赏!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7/7426/55226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