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简阁小说网,笔趣阁最新升级版 > 军史小说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07章 不知静电,课后作业【求订阅】

第107章 不知静电,课后作业【求订阅】

推荐阅读:近身兵王爱上贵公子只做情人不做妻网游之死战不退误惹恶魔首席醉天疯道魔女无忧吾家淘妻不好惹五皇上门:废后不愁娶一诺千金

    “是!”
    李景隆还以为刘宽要教他如何放电,兴高采烈地过来了。
    “老师需要学生做什么?”他一脸期待地问。
    刘宽笑道,“把你的手伸过来。”
    李景隆期待而又紧张地伸出了他的手。
    刘宽用方才摩擦丝绸的手碰了下他的指尖,李景隆啊的一声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般,将手缩了回去。
    随即瞪向刘宽那只手,道:“老师的手怎么好像生了刺?扎了我一下!”
    “你不是被扎了一下。”刘宽扬了扬另一只手里的丝绸,“忘记我这只手刚才发出了什么吗?”
    李景隆瞬间醒悟,叫道:“电!老师刚才电了我一下?!”
    “不错。”
    完,刘宽重新用丝绸摩擦他那只手,再向李景隆摸去。
    李景隆连忙躲闪,害怕道:“老师别电我!”
    甚至往后跑去。
    刘宽哭笑不得,“站住,你刚才不是被电过一次么,手上可曾有伤?”
    朱元璋也在后面喝道:“李景隆,听老师的话!”
    老朱都发话了,李景隆哪里还敢跑?
    他看了下方才被“扎”那根手指,发现一点伤没有,这才心翼翼地回到刘宽身前,伸出了他的手。
    于是又体验了回“针扎”的电击感。
    刘宽收回手后,则面向其他学生,道:“仿佛被针扎且微麻,就是轻微触电的感觉。至于严重触电会如何,大家有机会去看看被雷击的人就知道了。”
    “再问一个问题——老师的手为何会有电?”
    顿时人人举手,连讲桌旁的李景隆都不例外。
    刘宽看向他,道:“好,看你刚才配合实验的份儿上,再给你一次机会。”
    李景隆认真了。
    他回想了刘宽做实验前讲的内容,以及方才的试验,便看向那丝绸道:“是因为老师的手跟丝绸摩擦了!”
    刘宽笑着点头,“回答得不错,正是因为我的手跟丝绸摩擦,才会带上电。这也反过来明,电很有可能是因为摩擦产生的。”
    “那么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摩擦为何会产生电流?”
    殿内所有人都不禁顺着刘宽的引导思考起这个问题,一时格外安静。
    然而过了好几息都没人举手回答。
    这时刘宽道:“这个问题涉及到电的实质,也即是雷电产生的真相,颇为复杂,你们一时得不出答案很正常。”
    “记住,在自然科学的道路上,遇到这种一时毫无头绪的问题,可以先将它放在一边。等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再去研究。”
    接着,刘宽示意李景隆去关上殿门。
    待李景隆回来,刘宽问:“你手没出汗吧?”
    李景隆摇头,“回老师,没有。”
    刘宽道:“方才这个实验,除需要丝绸这类特殊材质的物品外,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手掌干燥。接下来,让李景隆同学为我们重复刚才的实验。”
    完,刘宽将丝绸递了过去。
    李景隆伸出双手,格外恭敬的接住,就好像承接仙家法宝一般。
    刘宽见了有点无语,道:“这就是块普通丝绸,你别墨迹,用手掌摩擦丝绸就是。”
    在大本堂课上很少紧张的李景隆此时紧张了。
    他一手心地抓着丝绸,一手快速摩擦。
    刘宽吹灭了蜡烛,顿时其他人便见到,李景隆手掌与丝绸上,也产生了不少电火花。
    “天呐,景隆哥哥也会放电了!”黑暗中朱植又发出了惊呼声。
    刘宽道:“同学们别光顾着惊讶,用心观察——用这种实验得到的电与雷电有什么不同?”
    “没有声音,看着很,威力也不大。”黑暗中直接传出了朱檀的声音。
    “回答的不错,加6分。”
    话间,刘宽重新点燃了蜡烛。
    见李景隆还在那儿乐呵呵地摩擦着丝绸,刘宽道:“李景隆,放慢你摩擦的动作,其他同学继续观察。”
    李景隆照做。
    其他同学还没怎么看清楚,他自己就先反应过来了,惊疑不定地叫道:“老师,我手好像能把丝绸吸起来!”
    他激动地将手掌拿得更开,想让这现象更为明显,却见丝绸又掉了下去。
    刘宽这时接过丝绸,对李景隆道:“解开你的发髻。”
    作为公侯子弟,李景隆扎的并非总角之髻,而是与皇子皇孙一般,早早束发,还戴着个金玉发冠。
    闻言,他开始有些无措,因为他一直受人服侍,就没自己解过发冠。
    但很快他就直接扯下了发冠,让头发完全披散下来。
    别,他原本就生得俊俏,唇红齿白的,披头散发反倒让颜值更高了,放后世估计能让腐女激动欢呼。
    此时却无人在意这点。
    所有人都盯着刘宽,只见刘宽将丝绸靠近李景隆头部,隔着约莫一寸远,竟然就引得好几根头发吸附到丝绸上。
    刘宽道:“很显然,摩擦所产生的电,还有一定吸附力,能吸引某些东西。”
    “因为这种摩擦所得到的电没有声响,可称之为静电,方才的实验现象,也可称为‘静电反应’。”
    “事实上,静电反应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同学们回想下,在哪些时候能见到?”
    在刘宽看来,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本以为又是很多人举手的场面。
    谁知这些皇子公子竟一时思索着,没人回答。
    刘宽想了想,才恍然明白。
    这些孩子梳头、穿衣都不用自己动手,再加上此时梳头用的几乎都是木梳、象牙梳,本就难产生静电反应。即便偶有产生,作为被梳头的人,也很难通过铜镜注意到。
    至于穿衣——这些孩子哪里会在黑暗里穿衣脱衣?都是亮着灯由宫人服侍着睡起。
    何况古代衣物大多宽松,穿脱时本就不易发生静电反应呢。
    老朱、朱先前对静电反应试验那般惊讶,多半也是类似缘故。
    朱标就不了,老朱之前是穿不起丝绸衣服,等习惯穿丝绸衣服时,多半也不会在夜里自己起来穿衣了——就算自己穿,至少也有人提前给他掌灯。
    如此一来,这些人没注意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倒也不足为怪。
    约莫过了两息,朱檀才举手。
    他起来后道:“老师,既然摩擦丝绸能生电,那么穿衣的时候应该也可能发生静电反应吧?”
    刘宽点头,“对了一种。可还想到别的?”
    朱檀神色仿佛绞尽脑汁,一息后才试探着道:“挠头的时候?”
    刘宽笑了笑,“算你答对半个-准确是梳头的时候。当然,不是用木梳、象牙梳,而是穷苦人用手梳头,其实就跟挠头差不多。”
    “以你的年纪和生活经验,能想到这两点属实不易,便再给你加7分。”
    完,将朱檀的学分改为29分。
    见此,朱檀既高兴,又有一种高手寂寞的感觉。
    刘宽回过头,见李景隆眼巴巴地望着,便笑道:“李景隆同学刚才两次配合老师实验,又回答了一个问题,总计得12分。”
    随即在黑板一侧填上了李景隆的名字与学分。
    李景隆顿时高兴坏了,眉开眼笑。
    刘宽示意李景隆去打开殿门、回到座位,这才环视殿中学生,道:“静电反应现象既存在于生活中,那么先辈们是否早有发现呢?”
    “你们不用急着回答,因为这是老师今日留下的课后作业之一。”
    “你们下去后,可以寻找古籍,看古人是否有对静电反应的记载。”
    “此外,我们之前还具体推导了人们对火的利用过程,我希望同学们下去后,能够写一篇短文,描述这个过程。”
    “此短文不求文采,便是大白话亦可,要求的是简明易懂、逻辑通顺、条理清晰。”
    “这是第二个作业——8岁以下的同学可以不用写,回头我改出最优秀的作业后,抄录一份即可。”
    到这里,刘宽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几行大字。
    回过身来,他便指着黑板道:“通过今日的自然课,我们可以总结出,探索自然科学之道,可遵循这十六个字。”
    “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大胆假设,心求证!”
    “通过这十六字方针获得某种自然科学的道理后,我们还需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将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造福百姓,乃至强国富国!”
    完,刘宽又在黑板上写下“实际应用”四个大字。
    他找出红色粉笔在这二十个字底下画上横线,道:“这二十个字都抄下来,下堂课我是要考校的。”
    给了约莫两三分钟,让学生们做笔记,刘宽才又道:“最后再给同学们留下一道思考题——今日这堂课,除讲了人们对火的利用外,主要就是讲了雷电现象以及静电反应现象。”
    “静电反应现象同学们下去后可以自己找丝绸,或者给你母亲梳头,试验一下。”
    “思考题是关于雷电现象的——在大型建筑物失火的例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遭受雷击。历朝历代的皇宫,便多有因遭受雷击而失火烧毁的。”
    “那么雷电为何会击中建筑物?可有什么办法让建筑物避免因遭受雷击而损毁?”
    “下堂课,如果哪个同学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将会一次性获得不低的学分。”
    听刘宽到这里,一众皇子公子有的已经下意识思考起来,有的则露出兴奋之色,将学分视为囊中之物,比如朱檀。
    这时,刘宽又面露古怪的笑容,道:“同学们如果对这道思考题毫无头绪,可以去请教负责建造皇宫的大匠,也许能有意外收获。”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大约是思考问题入迷,朱雄英愣了下才站起来,喊道:“起立!”
    随即大本堂十几个学生都站起,一起喊道:“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
    完,刘宽便收拾了他带来的一包东西,走出了大本堂,吐出一口浊气。
    学生们还在里面,老朱、朱却已经跟了出来。
    没走几步,老朱就破不待地问:“刘宽,按照你今日所讲,雷击一定不是上天因某人作恶或者皇帝犯错所降下的惩罚了?”
    第一更。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7/7426/55226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