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轨迹

推荐阅读:邪帝传人在都市高玩人生宛若梦幻道印风流狂少修真门派掌门路失去七情六欲快死了,全京城为我哭坟没钱怎么当明星三国之曹家逆子我的徒弟们都太逆天了!

    emsp;emsp;雪后的建康一片素白,城中一隅,一处特别素白的府邸,正门处车水马龙。
    emsp;emsp;若不是府邸内外挂着白幡、门童和仆人都着丧服,府里时不时有哭声传出,旁人还以为这里正在办宴席,所以亲朋好友纷至沓来。
    emsp;emsp;豫州刺史陈霸先,在任上病逝,前不久棺椁运到建康。
    emsp;emsp;其家人在府邸设灵堂,在京的文武官员前来吊唁,李笠亦是其一。
    emsp;emsp;他和陈霸先及其家人没什么交情,与其部下也是如此,所以今日到府吊唁,纯粹随大流,走个形势,说说场面话,做做表面功夫。
    emsp;emsp;但李笠此来,却有别样心情。
    emsp;emsp;他和其他前来吊唁的官员聚集在一起,问候陈霸先的遗属。
    emsp;emsp;陈霸先的原配已逝,后来续弦,先后有过几个儿子,但活到现在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续弦为其所生陈昌。
    emsp;emsp;不过陈霸先有侄儿,如今有几位在场,所以遗属人数还是蛮多的。
    emsp;emsp;李笠看着一脸悲伤的遗属,看着其中那形容枯槁的陈昌,忽然想到自己。
    emsp;emsp;他是家中老幺,事实上的独子,不过还好,儿子多,将来去世后,灵堂里戴孝的儿孙会很多...
    emsp;emsp;李笠把思绪转回来,回到灵堂内灵柩上。
    emsp;emsp;灵柩里,当然是陈霸先的遗体,“很久以后”,他就认得这个人。
    emsp;emsp;陈霸先,在历史上是陈国的开国皇帝,虽然李笠不清楚陈霸先是如何开国的,但毫无疑问,历史轨迹被李笠改变了:
    emsp;emsp;这个时代不会再有陈国。
    emsp;emsp;现在,陈霸先去世时,身份是坐镇地方的梁国牧守,而不是“先帝”。
    emsp;emsp;近十几年来,陈霸先在岭表讨伐叛逆,又挥师北上,为国分忧,接连收复失地,抵御外侮。
    emsp;emsp;最后病逝于地方任上,称得上是大梁肱股之臣。
    emsp;emsp;所以李笠觉得有些感慨:果然是时势造英雄么?
    emsp;emsp;因为他的努力,侯景之乱的影响变小,没有导致江南千里无人烟,没有让梁国走向末路。
    emsp;emsp;于是,平定一系列战乱的文武官员们,人生轨迹变了。
    emsp;emsp;陈霸先没了“梁国走向末路,必然有人取而代之”的势,自始至终,都是梁国的忠臣。
    emsp;emsp;而即便如此,陈霸先的一生,还是颇为励志的。
    emsp;emsp;李笠来之前,仔细打听了陈霸先的履历。
    emsp;emsp;陈霸先是吴兴人,最初在家乡是个里司,后来到了京城,当油库吏。
    emsp;emsp;后来,给吴兴郡守、新喻侯萧映当传令吏。
    emsp;emsp;那时,陈霸先应该是三十多岁,依旧是不起眼的小吏,没有前途可言。
    emsp;emsp;但是金子就会发光,萧映很快就发现陈霸先有才干,便予以任用。
    emsp;emsp;萧映转任广州刺史,到岭表上任,陈霸先随行,得提拔为郡守,屡次平定叛乱。
    emsp;emsp;后来交州爆发叛乱,并影响了岭表局势,陈霸先为焦头烂额的萧映排忧解难,名声大振。
    emsp;emsp;这时,陈霸先四十出头。
    emsp;emsp;李笠回忆当时自己的“状态”,当他从世叔刘德才口中知道交州叛乱消息时,“刚来不久”,还是个为了生计而苦苦挣扎的鱼梁吏。
    emsp;emsp;萧映在任上去世,深受萧映恩遇的陈霸先,护送萧映灵柩返回建康。
    emsp;emsp;走到大庾岭时,被朝廷任命为交州司马,随后返回广州做准备,率军入交州平叛。
    emsp;emsp;陈霸先以平定交州叛乱大功,得皇帝赞赏,并得以在平叛过程中,招揽不少强兵悍将。
    emsp;emsp;他人到中年,还是小吏,却抓住机会,用十余年时间,蜕变为方镇大员。
    emsp;emsp;看起来轻松,但实际上很不容易。
    emsp;emsp;李笠自己,起点也是小吏,也是花了十几年时间,抓住一次次机会,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emsp;emsp;同样作为一个从底层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李笠对于陈霸先当然有种“共鸣”的感觉。
    emsp;emsp;看着灵堂内摆着的灵柩,李笠想起一句话:盖棺定论。
    emsp;emsp;陈霸先去世,盖棺定论,可称梁国的忠臣。
    emsp;emsp;李笠想到自己:那么,当我去世时,会是什么人呢?
    emsp;emsp;是梁国的忠臣?还是乱臣贼子?
    emsp;emsp;或者,明明是忠臣,却被皇帝或权臣“先下手为强”,随便安个罪名干掉,许多年以后,才恢复名誉?
    emsp;emsp;李笠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人要在活着时努力奋斗,死后的事情,管不了那么多。
    emsp;emsp;他看着灵堂内的各色人等,注意到一些面色凝重的人。
    emsp;emsp;这些人是陈霸先的部下、属下,当中几位,他之前见过。
    emsp;emsp;那是李笠救援“老王”、“老陈”之后,在官军大营里,看到的豫州军诸将。
    emsp;emsp;这些将领之中,有的是陈霸先同乡,既是多年好友,也是多年战友。
    emsp;emsp;一如梁森、武祥和李笠的关系。
    emsp;emsp;但更多的将领是出身岭表的“岭表人”,跟着陈霸先四处征战,打了十几年的仗,是老部下。
    emsp;emsp;这些人,是“带头大哥”陈霸先的“兄弟”和“小弟”,如果历史的轨迹没有变动,就该是陈国的开国元勋。
    emsp;emsp;然而历史轨迹变了,“带头大哥”去世时的身份,是梁国的臣子,不是“先帝”。
    emsp;emsp;那么这些跟着陈霸先拼搏的“故人”,本身作为梁国官员,不可避免要寻找新的靠山,而不是奉陈霸先之子陈昌为“新君”。
    emsp;emsp;而且,这些将领,也不是陈昌能庇护的。
    emsp;emsp;因为许多人来自岭表,进入“中原”后,深受歧视。
    emsp;emsp;这歧视既来自于根深蒂固的士族对武人之歧视,也包括三吴对外地人的地域歧视。
    emsp;emsp;甚至他们的部下,还会受到别人在样貌上的歧视:许多岭表士兵身材矮小,样貌有些“特色”,所以被讥讽为“猴”。
    emsp;emsp;除此之外,若无靠山,这些将领还要面对官场上的歧视。
    emsp;emsp;陈霸先这个“带头大哥”在时,可以“罩”着部下,而陈昌明显不行。
    emsp;emsp;陈昌自己官位就不怎么样,也不可能父死子继,继任豫州刺史一职。
    emsp;emsp;现在陈霸先去世了,他的老部下们,在朝中根本无人脉,仕途前景一片昏暗,需要寻找新的“带头大哥”,或者寻找靠山。
    emsp;emsp;在李笠看来,这几位,就像后世某大公司破产后急着找新东家任职的高管,高不成低不就,对前途颇为迷茫,一脸凝重。
    emsp;emsp;不过不要紧,这些擅长打仗的将领,一定会有人拉拢。
    emsp;emsp;说实话,李笠也想拉拢,但他出不起价。
    emsp;emsp;“价”,不是钱财,而是前途。
    emsp;emsp;因为李笠手中没有人事任命权,在中枢没有人脉,所以无法帮这些“公司破产的高管”安排一个体面的新职位。
    emsp;emsp;而录尚书事、执掌朝政的湘东王,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招揽人才、收买人心的绝佳机会。
    emsp;emsp;只要把将领招入麾下,将领们带着的百战老兵,当然也就跟着效命了。
    emsp;emsp;吸纳了“岭表军团”的湘东王,本就有王僧辩的“荆襄军团”效命,军事实力大增。
    emsp;emsp;小皇帝的几位皇叔相比起来,真就是弱鸡。
    emsp;emsp;强军如利器,正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五十出头的湘东王,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保不齐哪天就要“受命于天”,人生轨迹忽然来个“急转弯”。
    emsp;emsp;吊唁完毕,李笠打道回府,坐在牛车上,想着接下来怎么办。
    emsp;emsp;和王琳做儿女亲家,等同站队湘东王,坐看宫里那对孤儿寡母自生自灭。
    emsp;emsp;湘东王有“三大军团”效忠,就要“为苍生计”了。
    emsp;emsp;将来受禅让称帝,但年纪也不小了,或许过不得几年,就要驾鹤西去。
    emsp;emsp;皇太子即位,当然要任用自己人来控制局面,那么王琳这个亲舅舅必然有重用,肯定风光无比。
    emsp;emsp;家翁一家荣耀,身为王家嫡长子妇的李平安,自然也跟着风光...
    emsp;emsp;李笠有了这么个好亲家,自家当然也有保障,因为王琳什么都不讲,就讲义气,一定会为他在新君那里时常说好话,避免各种误会和猜忌。
    emsp;emsp;他就能安安心心当官,或者镇守地方,或者在京为官。
    emsp;emsp;儿子们的仕途之路,也不愁不好走。
    emsp;emsp;‘日子就这么安安稳稳过下去,几十年后,我寿终正寝,静静躺在灵柩里,外面哭灵的儿孙有上百人,把灵堂都挤满....’
    emsp;emsp;李笠挠了挠头。
    emsp;emsp;有这种想法的人,在官斗剧里,怕是活不过一集哦。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7/7804/56967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