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好男儿!
推荐阅读:浪逐天下、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星穹铁道:被称为活体奇物这件事、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全家疯批,我穿成了养崽文对照组、生死圣皇、从穷小子到江湖巅峰、开局灭世洪水,我反手召唤大禹!、破天一剑、
emsp;emsp;上午,开封城里万人空巷,百姓们涌向直通南门的大街边,聚集在官府沿街放置的栏杆后,翘首以盼,齐刷刷看着南门方向。
emsp;emsp;今日,班师的官军要入城,这可是攻破晋阳、俘虏齐国君臣的王师,官府提前几日做了通告,所以城中百姓都来看热闹。
emsp;emsp;沿途维持秩序的兵卒、吏员很多,现场虽然拥挤,但并不混乱,秩序是有的,女老少们瞪大眼睛,要看看官军将士有多么威风。
emsp;emsp;不一会,南门方向喧嚣起来,锣鼓喧天,号角声连绵起伏。
emsp;emsp;大队人马沿着街道缓缓北行,街道两旁的百姓,不由得踮起脚来。
emsp;emsp;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骑坐在人字梯顶部的说书先生,拿着纸皮大喇叭,照着手里拿着的“宣传单”,给周围百姓讲解入城队伍的情况。
emsp;emsp;也好让没什么见识的百姓看得明白,凑热闹也要凑中真的热闹。
emsp;emsp;一,走在最前面的骑兵,不是入城的官军,而是开路的仪仗队,大伙莫要表错情,欢呼留在后边。
emsp;emsp;二,第二拨过来的徒步队伍,成员手中长杆顶部那些奇形怪状的玩意,不是杂耍的器具,而是“仪仗礼器”。
emsp;emsp;一个个都是金闪闪的,漂亮不?眼睛是不是都被晃花了?
emsp;emsp;三,第三拨过来的,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就是官军的主要将帅,大伙可劲的喊啊!!
emsp;emsp;在“现场讲解”的鼓动下,道路两旁围观的百姓欢呼起来,呼喊声此起彼伏,向北传播而去。
emsp;emsp;队伍里,得皇太子、几位皇子陪同入城的行军总督王顗,以及其他几位行军都督,见着眼前万人云集、夹道欢呼的情景,只觉身上发热。
emsp;emsp;虽然见多了尸山血海,见多了各种排场,但班师回朝、大张旗鼓入城的待遇,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数百姓夹道欢迎,让他们无法完全控制心情。
emsp;emsp;高官厚禄,当然令人向往,而万众瞩目、衣锦还乡的荣耀,同样让人心驰神往。
emsp;emsp;王顗见着眼前的一幕幕,忽然想起数年前,官军入邺城时的情景。
emsp;emsp;当时,官军扮做齐军,赚开邺城城门,长驱直入,走在大街上。
emsp;emsp;邺城百姓,以为他们是斛律光的部下,回城是要诛杀奸臣和士开,于是聚集在道路两旁,欢呼雀跃。
emsp;emsp;这场面让王顗错愕,哭笑不得,但也印象深刻。
emsp;emsp;如今,他再次策马走在两侧挤满人的大道上,心情,却是毫无疑问的兴奋。
emsp;emsp;攻破晋阳,灭一国,立下这样的大功,不忘人生数十载沉浮!
emsp;emsp;入城的队伍源源不断,将帅们经过之后,紧跟上来的是大量骑兵,骑在马上的人,未着兜鍪,只着戎服,胸前都戴着一个大红花。
emsp;emsp;其中许多人,身上有残疾,要么四肢残缺,要么眼睛、耳朵缺损,或者面部有狰狞的伤口。
emsp;emsp;充做现场讲解的说书人们,按照“宣传单”,继续讲解:“这是立下大功的将士!!一个个都是好男儿!”
emsp;emsp;“有陷阵死士,有开路前锋,有破垒先登,有死战不退的好汉!!”
emsp;emsp;这么一讲解,围观的百姓才明白,原来这些骑着马、戴着大红花的军人,都是骁勇善战、立下大功的英雄。
emsp;emsp;他们身上的残疾,还有伤疤,都是浴血奋战后留下的战功,都是令人骄傲的战功。
emsp;emsp;他们不是瘸子、独臂人、怪人,是值得钦佩的好男儿!
emsp;emsp;“好男儿,好男儿!!”有人喊起来,声音宏亮,更多的人跟着喊起来,汇聚成声浪。
emsp;emsp;“好男儿!好男儿!!”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将骑马行进的立功将士震撼得热泪盈眶。
emsp;emsp;有一股强烈的情绪,几乎要破胸而出。
emsp;emsp;许多人忍不住泪水,哽咽着,甚至哭起来,勉强驾驭坐骑向前走。
emsp;emsp;荣誉,是那么的玄,玄而又玄,但是,又那么的令人神往。
emsp;emsp;一个人的赞扬,不算什么,几十个人的赞扬,可以让人沾沾自喜。
emsp;emsp;几百个人的赞扬,可以让人情绪激动,几千个人的赞扬,可以让人脑袋发胀。
emsp;emsp;上万人的赞扬,让人热血沸腾,数万人乃至十余万人的赞扬和欢呼,让他们只觉得热泪盈眶,
emsp;emsp;他们在战场上厮杀,为的是什么?
emsp;emsp;军士们说了,首先肯定是为了自己,为了立军功,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emsp;emsp;其次,是为了家乡,给自己家、家族和乡里争光。
emsp;emsp;最后,是为了国家,为了策马天街,得百姓夸一声“好男儿!”
emsp;emsp;策马天街,得万众欢呼“好男儿”,这样的场景会是什么样子?他们无法想象。
emsp;emsp;但现在,知道了。
emsp;emsp;如潮的欢呼声不绝于耳,随后进城的其他将士,听着“好男儿!”的欢呼声,看着道路两旁那些情真意切的笑脸,一个个眼眶发热。
emsp;emsp;战场上的厮杀汉,经历了太多的喜怒哀乐,见识过尸山血海,听过无数鼓角争鸣,曾经和无数敌人浴血奋战,冲向刀山血海也毫不退缩。
emsp;emsp;这些手无寸铁的寻常百姓,口中一句“好男儿”,却轻而易举将他们击溃。
emsp;emsp;他们立了军功,朝廷必然有封赏,晋升的晋升,当官的当官,封爵的封爵,又有田地分。
emsp;emsp;但这些待遇,此刻比起无数句“好男儿”来,黯然失色。
emsp;emsp;情绪激动的将士们,觉得这就是军士们所说的“荣誉”。
emsp;emsp;他们被无数人的欢呼声集中,避无可避,这种感觉,比被万箭穿心还难受,却让人心甘情愿的承受。
emsp;emsp;疼过之后,感觉舒畅无比,仿佛个人都脱胎换骨一般。
emsp;emsp;而陪同将帅入城的皇太子李昉,以及几位同行的皇子,沐浴着万众瞩目,倾听者万众欢呼,那“好男儿”三个字,深深地印在心中。
emsp;emsp;他们虽然只是这场入城仪式的“配角”,但依旧被现场的情绪感染,呼吸急促,兴奋地双手出汗。
emsp;emsp;父亲让他们来当“迎客”,就是要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是荣誉。
emsp;emsp;衣锦还乡,是荣誉,被无数人称赞“好男儿”,也是荣誉。
emsp;emsp;父亲说得对,军队要有战斗力,军人除了要有待遇保障,还要有荣誉感。
emsp;emsp;荣誉感,来自保家卫国,来自冲锋陷阵,来自马革裹尸,来自与同袍出生入死,来自死战不退。
emsp;emsp;有荣誉感的军人,做不出抛弃同袍自己逃跑的事情,做不出杀良冒功、欺压百姓的恶行,也做不出动不动就哗变、造反的罪行。
emsp;emsp;但是,要让军人有荣誉感,首先得把他们当人看。
emsp;emsp;军中不该用羞辱性的惩罚手段来羞辱、恐吓兵卒,朝廷不能拖欠军饷,不能让兵卒和家属沦为各级将领的奴隶,吃不饱,穿不暖。
emsp;emsp;朝廷必须让军人们有良好的待遇,有正常的升迁途径,制度上不能重文轻武。
emsp;emsp;要让军人有体面的社会地位,让良家子以投笔从戎为美谈,而不能让“好汉不当兵”这种说法,成为俗语。
emsp;emsp;一个王朝想要国祚长一些,其军队的主要兵员,就必须是良家子。
emsp;emsp;若是让羸弱军户、囚徒、地痞无赖充斥军队,这种军队只会欺软怕硬,没有战斗力可言,国家也不会有希望。
emsp;emsp;李昉看着前方街道,看着街道两侧黑压压的人群,听着不绝于耳的欢呼声,想起了父亲提的一个问题:
emsp;emsp;将来,随着教育普及,科举大兴,人们不需要驰骋沙场去搏命,靠科举考试上榜就能当官。
emsp;emsp;会不会出现“金榜唱名者方为好男儿”的现象?
emsp;emsp;今日,班师的官军要入城,这可是攻破晋阳、俘虏齐国君臣的王师,官府提前几日做了通告,所以城中百姓都来看热闹。
emsp;emsp;沿途维持秩序的兵卒、吏员很多,现场虽然拥挤,但并不混乱,秩序是有的,女老少们瞪大眼睛,要看看官军将士有多么威风。
emsp;emsp;不一会,南门方向喧嚣起来,锣鼓喧天,号角声连绵起伏。
emsp;emsp;大队人马沿着街道缓缓北行,街道两旁的百姓,不由得踮起脚来。
emsp;emsp;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骑坐在人字梯顶部的说书先生,拿着纸皮大喇叭,照着手里拿着的“宣传单”,给周围百姓讲解入城队伍的情况。
emsp;emsp;也好让没什么见识的百姓看得明白,凑热闹也要凑中真的热闹。
emsp;emsp;一,走在最前面的骑兵,不是入城的官军,而是开路的仪仗队,大伙莫要表错情,欢呼留在后边。
emsp;emsp;二,第二拨过来的徒步队伍,成员手中长杆顶部那些奇形怪状的玩意,不是杂耍的器具,而是“仪仗礼器”。
emsp;emsp;一个个都是金闪闪的,漂亮不?眼睛是不是都被晃花了?
emsp;emsp;三,第三拨过来的,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就是官军的主要将帅,大伙可劲的喊啊!!
emsp;emsp;在“现场讲解”的鼓动下,道路两旁围观的百姓欢呼起来,呼喊声此起彼伏,向北传播而去。
emsp;emsp;队伍里,得皇太子、几位皇子陪同入城的行军总督王顗,以及其他几位行军都督,见着眼前万人云集、夹道欢呼的情景,只觉身上发热。
emsp;emsp;虽然见多了尸山血海,见多了各种排场,但班师回朝、大张旗鼓入城的待遇,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数百姓夹道欢迎,让他们无法完全控制心情。
emsp;emsp;高官厚禄,当然令人向往,而万众瞩目、衣锦还乡的荣耀,同样让人心驰神往。
emsp;emsp;王顗见着眼前的一幕幕,忽然想起数年前,官军入邺城时的情景。
emsp;emsp;当时,官军扮做齐军,赚开邺城城门,长驱直入,走在大街上。
emsp;emsp;邺城百姓,以为他们是斛律光的部下,回城是要诛杀奸臣和士开,于是聚集在道路两旁,欢呼雀跃。
emsp;emsp;这场面让王顗错愕,哭笑不得,但也印象深刻。
emsp;emsp;如今,他再次策马走在两侧挤满人的大道上,心情,却是毫无疑问的兴奋。
emsp;emsp;攻破晋阳,灭一国,立下这样的大功,不忘人生数十载沉浮!
emsp;emsp;入城的队伍源源不断,将帅们经过之后,紧跟上来的是大量骑兵,骑在马上的人,未着兜鍪,只着戎服,胸前都戴着一个大红花。
emsp;emsp;其中许多人,身上有残疾,要么四肢残缺,要么眼睛、耳朵缺损,或者面部有狰狞的伤口。
emsp;emsp;充做现场讲解的说书人们,按照“宣传单”,继续讲解:“这是立下大功的将士!!一个个都是好男儿!”
emsp;emsp;“有陷阵死士,有开路前锋,有破垒先登,有死战不退的好汉!!”
emsp;emsp;这么一讲解,围观的百姓才明白,原来这些骑着马、戴着大红花的军人,都是骁勇善战、立下大功的英雄。
emsp;emsp;他们身上的残疾,还有伤疤,都是浴血奋战后留下的战功,都是令人骄傲的战功。
emsp;emsp;他们不是瘸子、独臂人、怪人,是值得钦佩的好男儿!
emsp;emsp;“好男儿,好男儿!!”有人喊起来,声音宏亮,更多的人跟着喊起来,汇聚成声浪。
emsp;emsp;“好男儿!好男儿!!”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将骑马行进的立功将士震撼得热泪盈眶。
emsp;emsp;有一股强烈的情绪,几乎要破胸而出。
emsp;emsp;许多人忍不住泪水,哽咽着,甚至哭起来,勉强驾驭坐骑向前走。
emsp;emsp;荣誉,是那么的玄,玄而又玄,但是,又那么的令人神往。
emsp;emsp;一个人的赞扬,不算什么,几十个人的赞扬,可以让人沾沾自喜。
emsp;emsp;几百个人的赞扬,可以让人情绪激动,几千个人的赞扬,可以让人脑袋发胀。
emsp;emsp;上万人的赞扬,让人热血沸腾,数万人乃至十余万人的赞扬和欢呼,让他们只觉得热泪盈眶,
emsp;emsp;他们在战场上厮杀,为的是什么?
emsp;emsp;军士们说了,首先肯定是为了自己,为了立军功,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emsp;emsp;其次,是为了家乡,给自己家、家族和乡里争光。
emsp;emsp;最后,是为了国家,为了策马天街,得百姓夸一声“好男儿!”
emsp;emsp;策马天街,得万众欢呼“好男儿”,这样的场景会是什么样子?他们无法想象。
emsp;emsp;但现在,知道了。
emsp;emsp;如潮的欢呼声不绝于耳,随后进城的其他将士,听着“好男儿!”的欢呼声,看着道路两旁那些情真意切的笑脸,一个个眼眶发热。
emsp;emsp;战场上的厮杀汉,经历了太多的喜怒哀乐,见识过尸山血海,听过无数鼓角争鸣,曾经和无数敌人浴血奋战,冲向刀山血海也毫不退缩。
emsp;emsp;这些手无寸铁的寻常百姓,口中一句“好男儿”,却轻而易举将他们击溃。
emsp;emsp;他们立了军功,朝廷必然有封赏,晋升的晋升,当官的当官,封爵的封爵,又有田地分。
emsp;emsp;但这些待遇,此刻比起无数句“好男儿”来,黯然失色。
emsp;emsp;情绪激动的将士们,觉得这就是军士们所说的“荣誉”。
emsp;emsp;他们被无数人的欢呼声集中,避无可避,这种感觉,比被万箭穿心还难受,却让人心甘情愿的承受。
emsp;emsp;疼过之后,感觉舒畅无比,仿佛个人都脱胎换骨一般。
emsp;emsp;而陪同将帅入城的皇太子李昉,以及几位同行的皇子,沐浴着万众瞩目,倾听者万众欢呼,那“好男儿”三个字,深深地印在心中。
emsp;emsp;他们虽然只是这场入城仪式的“配角”,但依旧被现场的情绪感染,呼吸急促,兴奋地双手出汗。
emsp;emsp;父亲让他们来当“迎客”,就是要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是荣誉。
emsp;emsp;衣锦还乡,是荣誉,被无数人称赞“好男儿”,也是荣誉。
emsp;emsp;父亲说得对,军队要有战斗力,军人除了要有待遇保障,还要有荣誉感。
emsp;emsp;荣誉感,来自保家卫国,来自冲锋陷阵,来自马革裹尸,来自与同袍出生入死,来自死战不退。
emsp;emsp;有荣誉感的军人,做不出抛弃同袍自己逃跑的事情,做不出杀良冒功、欺压百姓的恶行,也做不出动不动就哗变、造反的罪行。
emsp;emsp;但是,要让军人有荣誉感,首先得把他们当人看。
emsp;emsp;军中不该用羞辱性的惩罚手段来羞辱、恐吓兵卒,朝廷不能拖欠军饷,不能让兵卒和家属沦为各级将领的奴隶,吃不饱,穿不暖。
emsp;emsp;朝廷必须让军人们有良好的待遇,有正常的升迁途径,制度上不能重文轻武。
emsp;emsp;要让军人有体面的社会地位,让良家子以投笔从戎为美谈,而不能让“好汉不当兵”这种说法,成为俗语。
emsp;emsp;一个王朝想要国祚长一些,其军队的主要兵员,就必须是良家子。
emsp;emsp;若是让羸弱军户、囚徒、地痞无赖充斥军队,这种军队只会欺软怕硬,没有战斗力可言,国家也不会有希望。
emsp;emsp;李昉看着前方街道,看着街道两侧黑压压的人群,听着不绝于耳的欢呼声,想起了父亲提的一个问题:
emsp;emsp;将来,随着教育普及,科举大兴,人们不需要驰骋沙场去搏命,靠科举考试上榜就能当官。
emsp;emsp;会不会出现“金榜唱名者方为好男儿”的现象?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7/7804/56969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