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忽悠

推荐阅读:浪逐天下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星穹铁道:被称为活体奇物这件事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全家疯批,我穿成了养崽文对照组生死圣皇从穷小子到江湖巅峰开局灭世洪水,我反手召唤大禹!破天一剑

    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图片,是一副埋头弹的内部构造图。
    “这是我根据已经获取的信息,加上自己的猜测与推断绘制的结构图,重点是发射药的装填方式。”
    构造图很粗糙,像是学生的手绘图,跟用于生产的蓝图根本扯不上关系。
    “简单,就是通过喷涂的方式,把两种胶状化合物敷设到弹壳里面,中间用一层在高温下会分解气化的高分子聚合物隔开。点火方式有点复杂,不过没有技术难关。主要就是两种胶状化合物,用于隔离的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喷涂装填工艺。因为不知道这两种化合物的构成,所以在生产工艺上肯定有偏差。按照我的猜测,两种化合物在高温下是液态,冷却后就会变成固态。此外,生产工艺,也就是喷涂装填方式肯定很复杂,绝对是由军情局管理的军事机密。”
    “这样的枪弹已经生产出来了?”瑟琳娜问了一句。
    赵禹点了点头,道:“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而且交付军队进行测试,准确是由军情局进行测试。”
    “性能呢?”
    “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以我的猜测,肯定超过了Textron公司的埋头弹,而且实现批量生产的难度更。”
    “为什么?”
    “弹壳。”
    瑟琳娜显然没有搞明白赵禹的意思。
    “因为采用的是传统发射药,所以Textron公司在设计的时候,想尽办法来减轻弹壳的质量,提高发射药的装填量,从而采用塑料弹壳。虽然美军给出了高度好评,但是塑料弹壳的缺陷很突出。一是强度不够高,二是热容量不够大,三是会对枪膛与枪管造成腐蚀,由此引发故障。”
    “你的这种埋头弹没有这些问题?”
    “二元发射药源自液体炸药,不但装填密度更高,质能比也更大,所以对装填量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使用传统的金属弹壳。”
    “生产成本呢?”王栋问了一句。
    “批量生产的话,肯定比现有弹药高得多。只要生产工艺成熟,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应该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合理?”
    “跟现有枪弹在同一个数量级之内,最多贵几倍。”
    “枪弹是大规模消耗品,要是贵了几倍,那也不得了。”
    “像沙特这样的土豪,或许不会在乎。”
    王栋微微点了点头,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够获得二元发射药,以及埋头弹的生产工艺吗?”
    “显然不能。”
    罗清翻了下白眼,显得很无语。
    “如果是拿去跟BAE系统公司合作,参与美国的OIC项目竞争,以及第三代北约标准口径,肯定不可能。不止是军情局不会给我们开绿灯,受瓦森纳协定限制,美英等西方国家不会批准D&F公司跟华夏军火企业合作。只不过,如果是拿来竞争沙特的军购项目,以及忽悠BAE系统公司,或许能服军情局。”
    “我们的目的是收购BAE系统公司持有的FN公司的股票,而不是去帮助BAE系统公司获得OIC项目。”瑟琳娜稍微停顿了一下,又道,“至于北约的第三代标准口径,那更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了,甚至不是英国当局能决定的,至少美国当局不会让制定标准的大权到英国企业手上。”
    王栋眉头紧锁,朝瑟琳娜看了过去。
    “在第一代标准口径与第二代标准口径选型的时候,英国提出的方案更理想,却两次败下阵来。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是Textron公司已经研制出埋头弹,性能也不错,美国没有任何理由采纳由英国公司提出的方案。从政治角度来看,美国更不会让其他国家获得制定标准的权利。”
    “俗话,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何况关系到数十个国家的军事标准。”
    听到这话,王栋朝高峻看了过去。
    “虽然不是很了解军情局,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合作的可能。”
    “经济?”
    “华夏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主要的军火出口国,只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华夏出口的军火都以廉价著称。在枪械领域,华夏有5.8毫米枪弹,却始终没有得到其他国家采用,而华夏出口的枪械全是北约或者华约的标准口径。为什么?无非是其他国家早就做出选择。”
    王栋长出口气,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现在,不管是北约标准枪弹,还是俄罗斯的枪弹,都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淘汰。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无异与一次重新洗牌,谁能拔得头筹,谁就能成为头号赢家。冷战期间,美国依靠7.62毫米NATO弹与5.56毫米NATO弹,把通用机枪与口径步枪卖给数十个国家,而AK步枪与RPK机枪也依靠M43弹,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畅销品。如果能抢先推广新式枪弹,那么在今后几十年内,华夏的枪械必然畅销全球,成为本世纪的AK。”
    “此外,政治、军事与外交方面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赵禹补充了一句。
    高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赵禹的观点,只是没有多加评论。
    “如果拿到了二元发射药的生产技术,以及层叠喷涂装填工艺,你能开发出性能更好的埋头弹?”
    “能,只是需要时间与人手。”
    “这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服军情局,促成我们跟‘新保’集团进行技术合作。”
    赵禹点了点头,想什么,不过在迟疑了一下之后,他没有出来。
    “当然,还要继续忽悠BAE系统公司。”王栋长出口气,对瑟琳娜道,“下次,你得暗示BAE系统公司的人,就我们正在研制采用全新技术的埋头弹,几个月之内就能取得成果。”
    “几个月?”
    “让BAE系统公司的人相信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实力,而且我们设计的埋头弹比Textron公司的更好。”
    瑟琳娜微微一愣,不过随即就明白了王栋的意思。
    只是忽悠BAE系统公司,自然得夸大其词,是吹牛也没错,反正最后不会跟BAE系统公司合作。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8/8968/64051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