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隐秘对抗

推荐阅读:符剑仙魔君狂神妖刀云水剑神箓吾为主神符皇道果儒术阴阳超市

    肖锋的手指在纸条背面的血手印上顿了顿,霉味混着楼道里的潮风钻进鼻腔,像一股腐朽的旧时光扑面而来。
    他摸出钥匙时,指节抵在防盗门冰凉的金属棱上,指尖传来一阵钝钝的刺痛——触感比掌心那张纸更清晰。
    这是他搬来三个月第二次遇到这种事。
    第一次是上周三,放在车筐里的笔记本不翼而飞;第二次,就是此刻。
    他撕下纸条的动作很慢,像在揭一块结痂的伤口,纸边微微发脆,在指尖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路灯从楼梯间的气窗漏进来,照见暗红的血迹边缘泛着褐黄,像是搁了一夜才印上去的。
    光斑在墙皮剥的地方,映出斑驳的阴影。
    手机屏亮起,他对着纸条拍了三张照片,角度从正拍到斜侧,连褶皱的纹路都没放过。
    闪光灯一闪而过,短暂照亮了墙上的一张褪色海报,那是去年春节联欢会的留影。
    拍完后,他把纸条折成方块,精准地投进墙角的垃圾桶——桶里的垃圾袋早被他换成了加厚款,底下还垫着层旧报纸。
    塑料纸摩擦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窗外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肖锋走到窗边,看见那辆尾号778的黑色大众正缓缓调头。
    发动机低沉的嗡鸣混着夜风灌入房间,带着一丝焦躁的气息。
    驾驶座的人影在倒车灯的白光里晃了晃,像是在看后视镜。
    他摸出手机给王组长发消息:“车牌号皖A778,建议查车主信息。”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他听见楼下便利店的电子铃响了一声——有人买完东西出来,车灯扫过墙根,把影子拉得老长,像是某种无声的警告。
    凌晨两点,肖锋坐在书桌前,台灯调成了冷光模式,灯光冷冷地洒在桌面上,让纸页上的字迹格外清晰。
    电脑屏幕上并排开着三个窗口:威胁纸条的照片、张建平近三年的银行流水、周梅名下企业的股权穿透图。
    他用红笔在流水单上圈出三笔大额转账:2021年11月12日,50万;2022年3月18日,80万;2023年1月5日,120万。
    收款方都是“宏发建材经营部”,而这家经营部的监事,是张建平的外甥媳妇。
    “叮”的一声,王组长回复了:“已交办,明早十点省纪委介入。”
    肖锋把红笔往桌上一搁,笔帽“咔嗒”磕在镇政府发的搪瓷缸沿上——那是去年优秀公务员的奖品,缸底还留着茶渍,泛着淡淡的褐色。
    他站起身活动肩颈,瞥见镜子里自己眼下的青黑,突然想起母亲昨天在电话里的:“锋啊,最近别老熬夜,妈在医院看那些年轻人,一个个都熬得脸发白……”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郑敏发来的语音,带着电流杂音:“肖…肖哥,我、我刚在食堂听见财务科老张头,有人去县医院问你妈住院的事……”后半句被突然的嘈杂声打断,接着是郑敏压低的惊呼:“我、我先挂了!”
    肖锋的手指在手机上悬了两秒,点开通话记录回拨过去。
    响了五声,郑敏接起来时喘气声很重:“肖哥,我在女厕,刚才张副局长的司机老陈在食堂跟出纳刘,‘肖干部家里情况挺不容易的,母亲常年住院,弟弟还在上学’……”她顿了顿,声音发颤,“他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我。”
    肖锋把椅子往后一推,金属椅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仿佛某种信号被触发。
    他望着墙上贴的“为人民服务”标语,那是刚到镇政府时老书记亲手写的,墨迹已经有些发淡,却依旧坚定如初。
    “郑敏,”他的声音放得很轻,像在哄受了惊的猫,“你现在去档案室,把2018年的扶贫项目验收单再复印一份,重点看第三页的村民签字。”电话那头传来抽鼻子的声音,“还有,”他补了一句,“下班时走侧门,我让刘骑电动车送你。”
    挂了电话,肖锋走到窗边。
    月亮已经偏西,区外的夜宵摊还亮着灯,烤串的香气飘进来,混着楼下车库的霉味,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味道交织在空气中。
    他摸出烟盒,抽出一根又掐灭——母亲总他抽烟像父亲,而父亲走的那天,床头还搁着半盒没抽完的红塔山。
    第二天上午十点,县纪委的会议室里,张建平的金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跷着二郎腿,皮鞋尖上的擦鞋油亮得能照见天花板的吊灯:“肖锋同志的举报我很震惊,作为分管财政的副局长,我一直强调程序合规。”他突然向前倾身,手指叩了叩桌上的举报材料,“不过话回来,年轻人难免带情绪——我听肖同志和周梅局长以前有过……私人误会?”
    坐在主位的王组长推了推眼镜,钢笔在笔记本上划下重重的一道:“张副局长,我们只谈证据。”他翻开材料,“2019年青云镇危房改造项目,中标方是‘兴达建筑’,但根据工商信息,这家公司的法人是周梅局长的表弟,而项目验收单上的村民签字,经笔迹鉴定有37份是同一人代签的。”
    张建平的喉结动了动,金表的秒针在三点十分的位置卡了卡——和前几天开会时停的位置一模一样。
    他扯了扯领带,笑容有些发僵:“王组长,我建议查查举报人的动机。”
    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肖锋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摞文件。
    王组长抬了抬下巴,他便把文件依次摆在桌上:“这是2017年至今青云镇扶贫资金流向图,红色标记的是转入关联企业的款项;这是村民的录音,共42份,都提到‘没见过项目,只签过空白纸’;这是……”
    “够了!”张建平猛地站起来,椅子“哐当”撞在墙上。
    他抓起西装外套,金表在袖口闪了闪,“我要向市纪委反映,有人滥用职权打击报复!”
    王组长看着他摔门而去的背影,转头对肖锋笑了笑:“肖,你昨天的市纪委介入,我今早已经沟通了。”他指了指桌上的文件,“这些材料,我让人直接送市审计局。”
    下午三点,肖锋在镇政府办公室整理材料,郑敏敲门进来时,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信封。
    “刚在你抽屉里发现的,”她的手指蹭着信封边缘,眼神中透着不安,“不知道谁塞进来的。”
    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纸,没有邮票,封口处用胶水粘得很牢。
    肖锋用裁纸刀挑开,里面掉出一张贺卡,印着青山绿水的图案,背面用钢笔写着:“账本不会谎。”字迹工整,像是用左手写的。
    他翻到正面,右下角有个极的红印,像是某种公章的残角——有点像镇农经站的财务章。
    窗外传来汽车鸣笛声,肖锋抬头,看见两辆黑色轿车开进镇政府大院,车身上的“市纪委”标识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他把贺卡放进抽屉最底层,那里还压着母亲的病历和弟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市纪委联络员的消息:“联合调查组今晚进驻县财政局,重点核查扶贫资金。”
    傍晚下班时,周梅的办公室里传来摔杯子的声音。
    肖锋经过走廊,看见她的助理抱着一摞文件往外跑,眼眶红红的。
    再往前走两步,张建平的办公室门虚掩着,能听见他压低的怒吼:“不是万无一失吗?”
    深夜十点,肖锋在区楼下的便利店买了盒泡面。
    收银台的电视播着新闻,女主播正:“我市将开展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他拎着塑料袋往楼道走,声控灯“啪”地亮了,照见台阶上有个白色纸团。
    捡起来展开,是半张超市票,背面用铅笔写着:“明早八点,王大娘带宅基地复印件来。”
    风从楼梯间灌进来,吹得票簌簌响,仿佛某种讯息正在悄然传递。
    肖锋望着窗外渐起的薄雾,忽然想起老书记常的话:“风要起时,最先动的是草尖。”他把票叠好收进钱包,转身往楼上走——明天,或许会有新的故事开始。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9/9448/66447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