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应付检查

推荐阅读:仙人消失之后国民法医鸿蒙霸体诀我在古代建工业重生我老板实在太有才了我要莽穿娱乐圈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兴风作浪的姐姐们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镇守府求生指北

    之后的几天,传来了一件让齐誉欣喜若狂的大好事。</br>  什么事呢?</br>  《剑去》,火了!</br>  那,火到什么程度呢?</br>  这么说吧。</br>  据传,熊氏文社为了满足市场销售的需要,曾先后连夜赶工追加印制了五版,结果依旧还是被哄抢售罄,那些无所获者只得纷纷付下定金,要求熊大再次追加赶制。</br>  预付定金?</br>  是的。</br>  京城的人远比齐誉想象中的还要有钱。</br>  二两银子一本的《剑去》,人家连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全都是很爽快地掏了出来。</br>  而熊大也趁机大提了一把价格,从原价的二两直接飙升到了三两一本,结果,依旧是供不应求。</br>  啧啧,这钱来得真是太容易了!</br>  不用想,熊大这次一定赚得盘满钵满。</br>  除了售书情况之外,齐誉还听到了一些现象级的传闻。</br>  比如:</br>  在文人骚客的酒桌上,《剑去》直接变成了必聊的话题,且没有之一。</br>  在大家小姐们私下的聚会上,‘林平安’这个名字也成了她们的梦中情郎,同样也没有之一。</br>  由此可见,《剑去》的影响力之大超乎想象。比之从前的‘齐誉四连议’只有过之,而无不及。</br>  是的,一个新颖独特的题材作品,可以形成一种所谓的潮。</br>  终于,有人开始关注起书的作者来了。</br>  是啊,《剑去》是谁写的呢?</br>  曰:——总管?</br>  总管是笔名,可他到底是谁啊?</br>  结果,没人知道!</br>  那就猜猜看?</br>  有人认为,总管是个道士。</br>  要不然,他怎么懂得那么多的道法呢?</br>  也有人认为,总管可能是个和尚的,甚至还有人猜他是一名真正的剑客,等等。</br>  不用瞎猜了,去熊氏文社那里问问不就知道了?</br>  对呀!</br>  于是,就有人找去了熊氏文社,想通过编撰熊大来获知到作者的详细信息。</br>  熊大却说:无可奉告!</br>  是的,熊大这一次很有职业操守,任凭别人如何软磨硬泡地询问,他都是闭口不答。</br>  给钱?</br>  那也不好使,我熊大像是那种贪钱的小人吗?</br>  众人见熊大如此有原则,也只得悻悻地退去了。</br>  殊不知,齐誉早已给熊大主编打过了招呼,说,若再敢扒他的马甲,第二卷他就找别家投稿去了。</br>  在银子面前,可以让任何人丢掉原则,也可以让他们重拾原则,熊大也是如此。</br>  总之,总管到底谁,依旧是个不解之谜。</br>  ……</br>  再说行太仆寺。</br>  眼前由于面临着兵部的突击检查压力,各个官吏都必须变得精神焕发起来。</br>  对于齐誉来说,上衙的时间就不能再蒙头睡觉了。</br>  要知道,万一被逮住的话,轻则是诫勉谈话,重则要罚俸停薪。</br>  谈话倒是无所谓,可罚俸就不能接受了。</br>  齐誉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br>  上午时翻翻卷宗,偶尔划拉上几笔;下午时就到马场上转悠两圈,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br>  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看书了。</br>  书架上陈列着一本由赵明玉编撰,且又从未公开刊印过的书的草稿,书名叫做《马论》。</br>  顾名思义,这本书是关于写马的著作,只是它目前还没完稿,尚在续写当中。</br>  好奇之下,齐誉就取出来一阅。</br>  呵呵……</br>  真没想到,赵大人对马的研究居然如此精深。</br>  这本书,写得确实不赖!</br>  且看。</br>  书中详细阐述了我华夏之地关于马的养育史,内容也很全面,涵盖了马的种类、马的饲养、马的育种,等等。</br>  据书中所述,我华夏马匹品质的顶峰是在汉朝时期,那时,由于雄壮的大宛马的引进,极大程度上改良了我华夏的马种,并培育出体型高大的马匹。</br>  不过,这一类杂交的优势不能长存,几代过后特性就急剧下降了,再加上战马多骟用,没过多少年,我华夏的马种又返回到了原来的矮小拙,哪里还有半点汗血宝马的影子?</br>  自汉朝以后,马匹的质量直线下降,一代不如一代,也正因为此,劣品的战马也成了历朝历代君王的一块心病。</br>  解决的方法也尝试了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以至于后来,朝廷不得不依赖于退而求其次的蒙马,可是,蒙马的育种效果不佳,两三代后优势就尽失了。</br>  除了马种不佳之外,马政上也存在明显的弊端。</br>  自前朝始,朝廷就将养马的重担转交给了民众,等百姓们将马育大之后再收回来用,这种做法几乎等同是乱来。</br>  你让民众养马?</br>  这现实吗?</br>  他们一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二没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增膘,只要饿不死马,就算是交差了。</br>  可想而知,像这样的马匹一旦上了战场,会是什么样的结局。</br>  战马对于国家的军事来说,非常重要。</br>  毋庸置疑!</br>  盘踞在北方的鞑靼和瓦剌,不就是仗着他们的铁骑雄壮,才敢和大奉王朝叫板的吗?</br>  齐誉边看边感慨,没想到养马也会有这么多的学问!</br>  赵大人还真是个人才,他身在其位谋得其政,干什么就像什么,是个能办实事和会办实事的好官员。</br>  ……</br>  这一天,兵部尚书张程东终于来到了行太仆寺检查马事。</br>  即,领导空降而至。</br>  按照当下的制度来说,行太仆寺隶属于兵部所管,也就是说,两者属于是同一个大部门,理论上来说,是上下级的关系。</br>  对于应付领导检查,行太仆寺的官僚还是自有一套的。</br>  他们先是圈出了一块最为平坦的马场,然后再精挑出一批相对硕大的战马赶进其中散放,在外行来看,眼前的战马威武雄壮,甚有铁骑之风。</br>  是的,这就是明显的以偏概全。</br>  老尚书张程东环顾着马场的战马,貌似十分欣慰地点点头。</br>  而行太仆寺的寺卿大人也老神在在地发着各种的指令,配合着老大人的检阅。</br>  不料,战马在跑了几圈之后就气喘吁吁了。</br>  中场休息?</br>  善!</br>  而后,张程东颔首淡笑,朝着四下瞄了一眼问道:“老夫听说,今科探花郎齐誉被委任到了行太仆寺执事,现在他人在哪里?为何不来拜见?”</br>  寺卿大人闻言一怔,旋即回道:“回大人的话,齐誉他人目前就在寺内,只不过,由于他的官衔品阶太低,所以没有资格来陪同张大人您。”</br>  是的,别说是齐誉了,就连官居六品的赵明玉都没有资格站在这里。</br>  这,就是严格的等级制度。</br>  合情合理。</br>  张程东恍然一笑,说道:“这样啊……,那好,尔等现在就速速将他唤来,老夫有事问他。”</br>  “这……”</br>  “嗯?”</br>  “是!”</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79/3609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