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尚书之问

推荐阅读:我觉醒了强化精灵之天王争霸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从火凤凰开始打卡诸天武侠霸主全球修武大师兄的平凡生活盛世大唐美名扬狐仙请自重一个顶流的诞生

    话说齐誉,他正恪守己任地在都堂内正襟危坐,看起来一副任劳任怨的模样。</br>  做做样子嘛……</br>  齐誉自然知道,自己是没有资格陪同领导们视察工作的,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br>  此外还早高度警惕,千万别被领导抓到了什么把柄。</br>  正佯装着认真地查阅卷宗,忽见一个衙役心急火燎地跑过来了。</br>  他手脚利索,拽起齐大郎转身就跑,嘴里作着口齿不清的解释。</br>  什么?</br>  兵部尚书张大人点名要见我?</br>  所谓何事?</br>  不知道?</br>  面对一问三不知的衙役,齐誉心里头有点彷徨起来。</br>  从明面上来说,尚书级的大员点名要见一个七品小官,怎么看都是很古怪的事情,不合理呀!</br>  找我干嘛?</br>  是训诫?还是褒奖?</br>  一时也猜不出来呀!</br>  也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br>  坦然面对。</br>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马场上。</br>  现是见了礼,而后,齐誉就表面轻松但内心警惕地走到了张程东的身前,恭礼说道:“尚书大人差人唤下官前来,不知有何吩咐?”</br>  “哦……你就是齐誉?”</br>  “回大人,是!”</br>  张程东很和蔼地说:“之前,曾在金殿传胪时匆匆见过你一面,如今一晃数月过去了,老夫都差点没认出来。”</br>  这几句开场白说得倒也和气,没有半点的生硬感。</br>  但是,齐誉却泛起了不解。</br>  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趾高气扬再加俯视的那种姿态吗?</br>  怎么变得平易近人了?</br>  莫非,这其中有什么缘故?</br>  果然!</br>  张程东呵呵一笑,说道:“本官这次找你并无他意,只是想当面感谢你的过往功绩。”</br>  感谢?还功绩?</br>  这从何说起?</br>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划满了问号。</br>  齐誉也是听得一脸愕然,一时不知该如何答话。</br>  不过,老尚书接下来的一席话就做出了相关解释。</br>  “去年时,你曾通过陆巡抚向朝廷进献了狼牙筅,老夫拿到图纸之后,立即派麾下连夜打造了试验品,后经测试,此筅的威力巨大,确实很不凡。”</br>  顿了顿,张程东又接着说道:“由于是老夫的竭力推荐,吾皇也重视起来,遂急令工部连夜批量打造,以为我军前线亟需……在今年的和倭寇数次的交战中,此筅更是大显神威,几度重挫扶桑流寇,数月之内就捷报连连!……”</br>  “昨日时,前往前线犒军礼部侍郎回来曾说,就在一个多月之前,我军有一位名叫戚景的猛将,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最后他手刃敌酋,屠戮敌寇两万余人,生擒俘虏五千之众,这是我大奉抗倭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圣天子在高兴之下,昨天晚上大宴群臣,期间,特地大赏了我们兵部上下,嗯,今上也顺便提了一下你。”</br>  原来如此!</br>  果然是振奋人心的大喜事!</br>  关于礼部南下犒军这事,早之前就曾听殷俊说过,只是没想到又有大捷同来。</br>  更没想到的是老朋友戚景,他居然还手刃了敌酋,建立了这等不朽的功勋。</br>  果然是铁血好男儿!</br>  好样的!</br>  齐誉也听得是热血沸腾,不由地摩拳擦掌起来,仿佛上战场的就是自己一样。</br>  ……</br>  稍息片刻,张程东才道:“若要细说起来,这抗倭的大业之中,还有着你的一份微薄功劳。”</br>  微薄功劳?</br>  哦,是了是了,有功劳不都是领导的吗?</br>  能提到自己的名字就已经很不错了。</br>  这话没毛病。</br>  齐誉也连忙回了句场面话:“扶桑贼寇凶残成性,戮杀我族无数同胞,但凡是我华夏子民者,无不对其恨之入骨。下官略尽绵薄之力,以助三军,也是应该的。”</br>  张程东点头道:“嗯,有些品德!你既有功,我也不会亏待于你,这样吧,你今年的吏考方面,老夫会适当关照一二的。”</br>  嗯?只有区区这些?</br>  不过,齐誉还是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感谢话:“多谢尚书大人……”</br>  接下来,就是同僚们各种的歌颂和附和之声了。</br>  张程东笑了笑,突然对齐誉问道:“老夫听人说,你是个非常博学的人,是这样吗?”</br>  瞧这话问得。</br>  怎么答?</br>  齐誉只得谦虚地说:“一些谣传而已,做不得数,下官目前还处于年轻学少阶段,绝不敢当此盛誉。”</br>  “你也不必谦虚!”张程东打断了他,又道:“在你还没有得中进士之前,京城里就有不少关于你传闻了,听坊间人说,你这人不仅文采好,还精通算学、画技、甚至兵器等等,此等涉猎,不可谓不广博啊。”</br>  这是典型的往上捧呀!</br>  是何用意?</br>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者,非奸即盗。</br>  这回,齐大郎猜对了。</br>  “既然你如此博学,那老夫就考考你吧。”说罢,张程东就指着马场中的战马问道:“我大奉朝虽然兵多将广,但唯马不壮,马匹的改良问题一直都迟迟未能得到解决,齐誉,你对此可有方法?”</br>  套话?</br>  好像没那么简单哦……</br>  怎么说,齐誉也当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官了,这其中的意味还是能揣度到一二的。</br>  先从事实上说,自己虽然献出了狼牙筅,朝廷也因此受了益,但是,这所有的功劳都要归于兵部尚书一人的身上,而自己,也只能得到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口头褒奖而已。</br>  如今这老尚书尝到了甜头,居然主动地跑过来询问了。</br>  这,应该就是他此次视察的目的。</br>  抛开这些成见不说,单就他问得这个问题而言,齐誉还真的有些见解。</br>  远了不说,就赵明玉撰写的那篇《马论》就足够说明问题的了。</br>  只是赵大人他如今不得志,也懒得去做表现罢了。</br>  当然,即使他想表现,估计也引起不了别人的重视。原因就是,他是一个被贬过来的官员,这就好比发配的犯人一样,已经没有什么前途和利用价值了。</br>  扯远了。</br>  如今尚书大人开口来问,自己是答呢?还是不答?</br>  想了想,齐誉得出的结论是不答。</br>  或者说,不是不答,而是不能去答。</br>  为何?</br>  试想一下,若是自己当面来上这么一番高谈阔论,岂不是证明自己要比寺卿大人和少卿大人强了?你让他俩的颜面往哪搁呢?</br>  所以,答了就是得罪人。</br>  若是答错了的话,更会引来一众的揶揄和嘲讽。</br>  因此,不能作答!</br>  当然,为了避免话语有生硬感,齐誉只得换了一种相对艺术的说法:“回尚书大人的话,像这种级别的大问题,您应该多听听寺卿大人和少卿大人的意见,下官目前的职位是主簿,没有资格妄谈马政大事。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此,下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br>  话音甫落,行太仆寺的二卿就对齐誉竖起了大拇指:小子,说得好!</br>  但是,在张程东听来却是另外的一层意思了。</br>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br>  你这是什么意思?</br>  是心里有想法而不愿意说给我听?</br>  想到此,老尚书薄怒一哼,悻悻甩袖离去了。</br>  嗯?</br>  剩下的几僚全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一时不知所以然。</br>  怎么回事?</br>  尚书大人刚才还好好的,怎么一转眼就突然生气了呢?</br>  寺卿大人最先恍过神来,赶紧朝前追去,临走前,他还恨恨地瞪了齐誉一眼。</br>  齐誉也懵了:瞪我干嘛?我说什么了呀?</br>   </br>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0/979/3609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