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摊丁入亩

推荐阅读:谍涯无痕我老婆明明是天后却过于贤惠了人间苦剑仙三千万原来主角是我女儿全职公敌养殖凶猛神豪从垂钓开始我们野怪不想死路易的奇幻冒险

    朱标被气乐了,你还考起我来了。
    这俩词没什么本质区别。
    公平公正,意思是相近的,只是适用于不同情况罢了。
    话到嘴边,又及时收了回去。
    看这小子一副得瑟的样子,不会真有什么不同吧?
    他天天和陈景恪学习,指不定还真给弄出什么区别来了。
    而且仔细想想,这俩词意思还真不完全一样。
    只是平时大家习惯混为一谈,就以为它们的意思一样罢了。
    可真要让他说具体有什么区别,一时间他还真说不上来。
    不行,不能被这臭小子给问住了。
    “咳,那你来和我说说,公平公正有何不同?”
    朱雄英一副你果然答不上来的样子,起身说道:
    “这俩词的意思有些复杂,直接解释怕您不好理解。”
    “我就举个例子吧,您一听就明白了。”
    把朱标给气的牙痒痒,好小子,看来伱是欠缺一个完整的童年啊。
    朱棡和朱棣也面面相觑,这大侄子有点飘啊。
    陈景恪忍俊不禁,这小子就是喜欢嘚瑟。
    朱元璋和马皇后心下莞尔,他们当然知道朱雄英的性格。
    在至亲面前喜欢耍乖卖萌,在外人面前还是很稳重的。
    主要是心里什么都清楚,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所以他们才没有强行纠正。
    朱雄英察觉到了一股危险气息,从自家老爹身上散发出来,连忙装作正经的解释道:
    “有三个人,其中两人掉进河里。”
    “岸上的人不管不问,任由掉进水里的两个人自己求生,生死全看他们自己的能力和运气。”
    “这叫公平。”
    “如果掉进河里的两人中,有一人会游泳,另外一人不会游泳。”
    “岸上那个人手里有一把弓箭,他用弓箭威胁会游泳的人,将不会游泳的人救出来。”
    “最后两个人一起脱离了危险。”
    “这就叫公正。”
    除了陈景恪,其余几个听众全都愣住了。
    这个比喻实在太过形象,听过之后马上就明白了公平公正的区别。
    可正因为明白,他们才更加的震惊。
    朱雄英很是得意,继续说道:“就方才景恪说的那个问题。”
    “如果追求绝对的公平,那就不管他们有多少地,按照人口出人服徭役。”
    “家里地少的那一家,死活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和别人无关。”
    “如果追求公正,那自然是地多的那一家,承担更多的义务。”
    “作为国家,我们不能只追求绝对的公平,还要追求公正。”
    “如果过于追求公平,就会让弱者无立锥之地。”
    “如果一味的追求公正,就是否认了个人的努力,会让人失去积极性。”
    “所以,作为朝廷就要在公平和公正之间,达成一个平衡。”
    朱元璋恍然大悟,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朝廷施行的是天道,就要重新分配财富。”
    “让有钱有势的人多承担义务,让穷人能够活下去。”
    朱雄英点头道:“对,就是皇爷爷您说的这样。”
    “但现在的情况是,拥有一千亩地的人家承担的义务,和只有十亩地的人家差不多。”
    “甚至大户还能通过种种手段,将自己的义务转嫁给穷人,让穷人承担更多的义务。”
    “这是朝廷的失职,所以景恪才会说两税法有问题。”
    “如果不改,早晚还会出大问题。”
    说完,嘚瑟的下巴都快扬到天上去了。
    朱元璋重重点头:“是这个理,咱总算明白了。”
    然后他看向朱雄英,满意的道:“果然不愧是咱的乖孙,懂的比皇爷爷都多。”
    朱标也犹如醍醐灌顶,想通了其中蕴含的道理,赞叹道:
    “原来如此,公平公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景恪学究天人,世上无人能及也。”
    朱棡和朱棣是最震惊的,简直不敢相信,这一番话是从大侄子嘴里说出来的。
    之前只知道他很聪明,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并没有亲眼见过,总是缺乏直观认识。
    在他们心里,他还是那个需要他们关爱的小孩子。
    今天终于亲眼见到了,比传说中的还要厉害。
    这就是大明的未来继承人吗?
    好啊,真是太好了,大明未来有望啊。
    对于建制立国,也更加的有信心了。
    三代明君,还怕打不下足够的土地吗?
    同时,心中也终于开始正视起‘太孙’这个身份。
    不知不觉雄英都这么大了,也懂事了。
    以后可不能再单纯的,把他当小孩子对待了。
    至于陈景恪,两兄弟彻底服了。
    大侄子这一身学问,肯定不是爹娘和大哥教出来的。
    只可能是跟着他学的。
    所以陈景恪的学问只会更深,果然称得上是学究天人。
    关键是还不藏私,愿意把真本领传授给太孙。
    难怪老爹会破例嫁女儿,他值得所有的礼遇。
    然后两人就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也生活在应天,不知道有没有学到什么好东西啊。
    不行,回头一定要好好问一下。
    不过两人心里也清楚,有些学问肯定是只有朱雄英才能学的。
    朱元璋和马皇后脑子是很清醒的,培养储君和藩王,采用的是两种教育。
    朱标堪称全能,学的是为君之道。
    其余皇子要么偏文,要么偏武,政治方面学的也都是为臣之道。
    朱棡还好一点,文武双全。
    朱棣偏科很严重,脑子全用在军事方面了。
    当然,这只是以前。
    现在既然要给诸王建制立国,那肯定要教一些为君之道的。
    我是来不及学这些了,就靠济熺了。
    一想到这里,两人心中就充满了期待。
    而且兄弟俩几乎同时升起了一个念头:
    爹在前方拼杀,你在后方看家。
    完美啊。
    儿子,好好学啊。
    这一席话,说的让众人茅塞顿开。
    同时也让他们,对陈景恪即将提出的税制改革,充满了期待。
    朱元璋催促道:“景恪,你继续说税制的问题。”
    其余人也都竖起了耳朵,准备听听他的意见。
    陈景恪心下也是有些得意的,压住上翘的嘴角,说道:
    “先说公正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让地少的人少承担义务,让地多的人多承担义务。”
    “但在明面上,又不能让地主知道他们多承担了义务。”
    “否则他们会心有怨言,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也就是说,我们既要让地主多交税,又要保持明面上的公平。”
    说白了,咱们既要公平,也要公正。
    也就是方才所说的,公平公正达成平衡。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难,太难了。
    又要让人多出钱,还不能让人知道,尽可能维护公平。

本文网址:http://www.bijge.com/xs/1/1569/25056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