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贾政悲谶语(2)

推荐阅读:神医王妃谋天下妃常有毒:鬼王的一品冷妃冷宫废后,无良邪王欺上榻女总裁的护身爱人豪门禁爱:总裁的秘密情人鬼眼王妃:相公别装残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绝世兵王大小姐的最强保镖误惹萌妻:大叔,别使坏

    这一天,宝玉闷在房中,或看书解闷,或胡涂乱抹,也不使唤众人,只叫四儿使唤。到了晚上,喝了几杯酒,一人对灯,更觉没趣。他既怕这次以后,她们越来越劝他,又拿不出少爷的架子镇住她们,就只当她们死了。他命四儿烹茶,拿出庄子的《南华经》,读到外篇《胠箧》一则,似有所悟,趁着酒兴提笔往后续,声称要焚“花”散“麝”,破坏宝钗的美貌,灰灭黛玉的灵魂,方消心中气。写完,掷笔睡下,天明醒来,见袭人和衣睡在被上。他早把昨天的事忘到脑后,推袭人:“起来好好睡,心冻着。”
    袭人见他赌气,原想一时半刻就好了。谁知他赌了一天,竟不回心转意,反弄得自己没意思,一夜没睡好。这会儿见宝玉如此,想来是他知错了,仍不理他。他就为袭人解扣子,被袭人推开手,又自己扣上。他问:“你到底怎么了?”袭人:“我也不怎么,你自己到那房去梳洗吧!”“我到哪里去?”“你爱到哪里到哪里。从今后咱俩分手,省得鸡争鹅斗的,叫别人笑话。横竖有‘四儿’‘五儿’服侍你,我们‘白玷污了好名好姓’。”“你今儿还记得?”“一百年还记得!”宝玉见她娇嗔满面,情不自禁地拿起一根玉簪,一摔两段,起誓:“我再不听你的,就跟这簪子一样。”袭人又劝他几句,这才服侍他梳洗。宝玉刚去上房,黛玉来了,信手翻看案上的书,恰巧翻到宝玉昨夜续处,不觉又好气又好笑,提笔写下一绝:
    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
    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诋他人。
    宝钗要过生日,贾母喜爱宝钗的稳重,又是她来后的第一个生日,就拿出私房银子二十两,让凤姐儿预备酒、戏。凤姐儿打趣:“老祖宗给孩子们做生日,不管怎样,谁还敢争?找出这二十两霉烂的银子,意思还是叫我们赔上,只是连累我们。谁不是你老人家的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你上五台山?这是够酒的?够戏的?”满屋人都笑起来。贾母笑骂:“我也算会话的,怎么不过这猴儿?你婆婆也不敢跟我顶嘴,你就跟我‘邦’啊‘邦’的。”“我婆婆也是一样疼宝玉。我也没处伸冤。”当晚,大家来跟贾母道晚安,贾母问宝钗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宝钗知贾母爱热闹,爱吃甜烂的东西,就按贾母平日喜欢的了。次日,各人都给宝钗送去贺礼。
    二十一日,就在贾母院中搭起戏台,定了一班戏,昆山腔、弋阳腔都能唱。在贾母的上房里摆几桌酒席,都是自家娘儿们,没有一个外客。宝玉不见黛玉,到她房中找。黛玉歪在炕上。宝玉:“起来吃饭去。你爱看哪一出,我给你点。”黛玉:“你有这心意,就该给我叫一班戏,我不稀罕去沾光。”宝玉:“这有什么难,你过生日也这样办,也叫他们沾咱们的光。”
    开戏前,贾母先让宝钗点。宝钗推让一回,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再让凤姐儿点,凤姐儿不敢拗,就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又让黛玉点,黛玉让王夫人先点。贾母:“今天是我带着你们取乐,别理她们。我摆酒唱戏,她们白吃白看,都便宜了她们,还让她们点戏呢!”黛玉、宝玉、三春与李纨都点了,按出演戏。摆上酒席,宝钗又点一出《醉打山门》。宝玉:“你只好点这种打打闹闹的戏。”宝钗:“这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曲牌。场面好,唱词更精妙,抑扬顿挫,音律好得没法,你哪里知道!”宝玉便请她念唱词,她念了一支《寄生草》,宝玉高兴得直拍膝头。黛玉嘲笑:“安静看戏吧!还没唱《山门》,你就《装疯》了。”
    散了戏,贾母把唱旦的和唱丑的叫进来,另赏两吊钱,拿果子给他们吃。凤姐儿:“这旦的扮相活像一个人。”宝钗、宝玉都看出来,只是不敢。湘云却接上口:“倒像林姐姐。”宝玉瞪了她一眼。众人留神看,果然像。晚上,湘云便叫翠缕收拾行李,:“还在这里干什么?看人家嘴脸。”宝玉劝:“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不敢,怕她恼,谁知你却出来。我怕你得罪她,才向你使眼色,你却恼我,岂不辜负了我?”湘云甩手:“我也不知你林妹妹,我原不配她。她是主子,我是奴才,得罪了她。”宝玉:“我为你倒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坏心,立刻化成灰,叫万人跺踏!”湘云:“大正月里,少胡八道。给那些性儿、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吧!”宝玉讨个没趣,只好去找黛玉。谁知黛玉方才听到二人的话,又把宝玉斥责一番。宝玉原怕她二人为此不和,两头劝解,倒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他想起《南华经》上的“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句,越想越没意思,转身回房。黛玉更来了气,又送他一句:“这一去,一辈子也别再跟我话!”
    宝玉闷闷不乐地回到房中,躺到床上生闷气。袭人知道为什么,想逗他开心,他却更加烦恼,泪珠儿直滚。他越想越觉人生无聊,忍不住放声大哭。哭了一会儿,下床来到案边,写下一个偈子: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写完,又怕别人看不懂,填了一支《寄生草》,写在偈后,上床睡了。
    黛玉见宝玉果断离去,怕他想不开,来看动静。见了宝玉的偈、曲,不觉好笑又可叹,就拿去与湘云看;次日,又与宝钗看。宝钗看那曲子是: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看罢,又看那偈语,笑着:“这个人悟透禅机了,都是我昨天一支曲子惹出来的。明儿认起真来,些疯话,我成了罪魁了。”着,把那纸撕个粉碎,叫丫头烧了。黛玉:“你们跟我来,包管叫他收了痴心妄想。”三人来到宝玉房中,黛玉问:“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答不上来。钗、黛拍手笑他:“这样愚钝,还参禅呢!”湘云也拍手笑:“宝哥哥输了!”钗、黛就先后以佛教禅宗的故事开导宝玉。宝玉沉吟半晌,何必自寻烦恼?就笑着:“谁又参禅?不过是几句玩话罢了。”四人又和好如初。
    贾母叫来众人,只见一个太监拿着一个白纱灯,上面写有一条灯谜,是贵妃娘娘作的谜,让众姐猜,暗中写好封上,请娘娘亲自看对不对。另外,每人再作一谜,让娘娘猜。宝玉见灯上是一首七言绝句,当即猜出来,却故意装作猜不出的样子。各人猜了,写在纸上封好,交与太监。每人又作一谜,工楷誊好,挂在灯上。晚上,太监又来了,:“娘娘作的灯谜,除二姐和三爷,都猜对了。姐们作的谜,娘娘也猜了。”着,把元春写的谜底拿出来,也有猜对的,也有猜错的。接着,他向猜对元春的谜的姊妹发了赏赐。迎春认为是玩耍,并不在意。贾环心中却不是滋味。太监又:“三爷作的不通,娘娘猜不着,叫我问三爷是什么。”众人看时,写的是: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众人大笑。贾环只好:“是枕头、兽头。”
    贾母来了兴趣,便命人速做了一架巧精致的围屏灯来,摆在堂屋,命姊妹各自作谜,写出来,粘在屏上,又备下奖品。贾政下朝回来,见贾母高兴,晚上也来凑热闹。贾母命摆下三桌酒席,众人按辈分分头坐了。平时逢到这种场面,宝玉高谈阔论,湘云喋喋不休,今日因贾政在场,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贾母看出这沉默场面是贾政造成的,就撵他走。贾政也知母亲的意思,就:“老太太为什么只疼孙子、孙女,就不疼儿子一点儿?”贾母:“你在这里,他们不敢笑,我嫌闷得慌。我一个你猜,猜不出要罚。”就念道:“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水果。”贾政已猜知是荔(立)枝,故意乱猜,被罚了不少东西,然后才猜着。他又念一个谜让贾母猜:“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完,他暗中把谜底告诉宝玉。宝玉会意,又悄悄告诉贾母。贾母就:“是砚台。”贾政就献上贺礼。接着,他又逐一猜了子女们作的谜,觉得似有所指,心中悲凉,只是低头沉思。贾母以为他为公务劳累,就让他回去歇息。他强打精神向贾母敬了酒,回到房中,更觉凄婉。
    贾政一走,宝玉就像开了锁的猴子,指手画脚,信口批评,这个的不好,那个的不当。凤姐儿:“你这个人,就该老爷跟你寸步不离。刚才我忘了撺掇老爷叫你作诗谜,不怕你不出汗!”宝玉急了,跟她缠了一会儿。众人直玩到四更,才散了。

本文网址:https://www.bijge.com/xs/14/14644/93376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bijge.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